市民漫步綠道,可賞古護城河、五大歷史街區風光
歷史上的泉州市區護城河是怎么樣的?不久的將來,市民步行或是騎單車就能看看護城河的樣子,享受慢生活。昨日,記者從鯉城區獲悉,老城區將改造15.8公里的古城綠道,包括古護城河綠道7.6公里和核心步徑區8.2公里。本月25日,筍浯溪段和西湖排洪溝段將進場開始建設。
自行車道環繞古護城河
古護城河綠道有7.6公里,包括筍浯溪段、南環城河段、北環城河段和西湖排洪溝段。沿著護城河,沿線共有10處被列入改造范圍,將在提升綠化景觀的基礎上,建設3米寬的自行車道。加上其他部門建設路段,將形成一個閉環,跟歷史上的泉州市區護城河基本吻合。
按照改造設計方案,10處改造范圍為——金洲街—甲第巷段:設置6個改造點,修整路面,增添綠化及休閑坐凳、垃圾桶等服務設施,規范停車位,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新華南路段:設置6個改造點,修繕建筑立面,修復路牙,修整路面,清理圍墻,增添綠化及休閑坐凳、垃圾桶等服務設施,規范停車位,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新華北路—盛賢路段:設置6個改造點,修整路面,增添綠化及休閑坐凳、垃圾桶等服務設施,規范停車位,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伍堡街段:設置6個改造點,修整路面,清理垃圾,修復路牙,增添綠化及休閑坐凳、垃圾桶等服務設施,規范停車位,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金洲街—江濱北路段:設置6個改造點,修整路面,修復橋面,規劃綠道,增添綠化及休閑坐凳、垃圾桶等服務設施,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江濱北路—義全街段:設置7個改造點,修整路面,規范攤位和停車位,增添綠化及休閑服務設施,取消護城河綠道泉州七中段西岸,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義全街—津淮街段:設置7個改造點,修整路面和橋面,規范停車位,美化垃圾屋,增添綠化及休閑服務設施,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津淮街—豐澤街段:設置7個改造點,修整路面,規范攤位,增添綠化及休閑服務設施,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豐澤街—湖心街段:設置6個改造點,修整路面,規范停車位,增添綠化及休閑服務設施,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湖心街—東湖街段:設置6個改造點,修整路面,拆除圍擋門,增添綠化及休閑服務設施,設置綠道標志和警示牌等。
步徑綠道串起五大歷史街區
核心步徑綠道有8.2公里,將在開元寺、臺魁巷街區、舊館驛街區、中山路街區以及府文廟—后城街區等五大歷史街區中,挖掘歷史文化和建筑藝術價值較高的街巷,構建完善的步行區域。
①西街步徑綠道:設置7個改造點,修復路面,增添綠化及休閑服務設施,設置綠道標志等;②城中步徑綠道:設置4個改造點,增添綠化及休閑服務設施,規范停車位,設置綠道標志等;③城東步徑綠道:設置5個改造點,修復路面,增添綠化及休閑服務設施,規范停車位及交通秩序,設置綠道標志等;④城南步徑綠道:設置6個改造點,修復路面,修整建筑立面,規范停車位,增添綠化及休閑服務設施,設置綠道標志等。
兩路段本月下旬開建
“預計本月25日,筍浯溪段和西湖排洪溝段將進場開始建設。”鯉城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3月16日工程進行開標,目前已確定了施工單位。
他說,改造是為了方便市民出行,不會大動根基,而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護城河綠道的設計方案是在河畔的綠化帶或樹池與河邊建筑之間建綜合慢行道,寬3米。綠道親水近綠,景觀優美,沿途有崇福寺、東湖公園、五堡公園、芳草園等景點。在建設中,相關單位將組織施工單位對河畔的路面進行修整,添加休閑服務設施,設置綠道標識和警示牌,同時提升綠道兩側綠地層次。(記者王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