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0日訊 看著掛滿枝頭的3萬多斤柚子,尤傳賢夫婦卻愁容滿面。在洛江區羅溪鎮安內村,夫妻倆堅守了近20年的柚子園,今年終于迎來好收成,而因為市場因素,柚子價格被壓得太低,賣不出去。他們只能嘆息著,在通往村莊的路邊,搭起臨時帳篷,現場采摘售賣。
得知這一情況,泉州市自行車協會在微信圈發出倡議,幫忙銷了約1500斤柚子,但還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他們希望,能有更多人伸出援手,不要讓20年如一日的堅持,最后換來一聲嘆息。
柚子豐收,尤傳賢卻因為賣不出去而愁在眉梢
堅守20年 柚子園終獲豐收
通往洛江羅溪鎮安內村的路上,遠遠就能看到尤傳賢夫妻臨時搭蓋的帳篷,旁邊便是他們經營了近20年的30多畝柚子園。
尤傳賢今年69歲,他與老伴黃秋月,20年如一日守著這片柚子園。他告訴海都記者,今年收成比去年好,產量有近5萬斤,最大的一棵柚子樹,結了180個柚子,要靠木頭支撐才不會壓壞果樹。
1996年尤傳賢承包了村里的山頭種柚子。隨后10多年里,夫妻倆日夜勞作,但柚子園絲毫沒有起色。左鄰右舍多次勸他們放棄。尤傳賢卻堅信,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多年虧損,連同之前經營木工廠欠下的債務,尤伯一家負債14萬多元。為了還清債務,夫妻倆養了十幾頭牛羊,每天起早摸黑,擠羊奶、牛奶賣,還在集市上售賣粥飯。而其他時間,他們幾乎都在柚子園里,如孩子般精心呵護著那些柚子樹。
直到2008年,他們經人介紹,前往漳州平和學習栽培柚子的良方。次年,柚子園終于迎來春天,平和柚子商主動驅車前來采摘批發柚子。之后幾年,情況都還不錯。除去成本,柚子園一年有四五萬元的收入。
2013年,尤伯又將山頭原來的桃樹換上了260株柚子樹,擴大經營。去年,當地政府還撥出2萬元扶持資金,并擬將這片柚子園作為綠色蔬果基地。
遭遇低價 3萬多斤柚子滯銷
好客的尤伯隨意摘了一個柚子,邀請大家品嘗。他稱了一下,柚子重約四斤半。“挺甜的,水分很充足。”嘗過后,眾人紛紛稱贊。
尤伯介紹,他家的柚子按肉色分為白柚、紅柚、黃金柚三大品種。目前紅柚已售光,黃金柚還剩1000多斤,而白柚還剩近3萬斤。
因為外地柚子大量沖擊本地市場,今年平和柚子商大大壓低了柚子價格,甚至連成本價都不到。尤伯看著滿枝頭的柚子,無奈嘆息。他曾帶著柚子跑到泉州水果批發市場去推銷,但批發商稱,如果打好包裝,他們更容易接受。而問題是,一臺柚子包裝機要4萬多元,尤伯根本買不起。
最早發現尤伯困境的是泉州市自行車協會成員黃其平。國慶前,他騎行來到洛江,無意中經過尤伯的柚子林。攀談中,他聽聞了兩位老人的堅持,深感他們的不易。得知這一情況,該協會組織了18人騎行前往尤伯的柚子園購買柚子,還在微信圈發起了“幫幫洛江老果農 柚子求帶走”倡議。不到兩天時間,該協會成員訂購了350多個柚子(合計約1500斤)。
“協會力量有限,希望能有更多人伸出援助之手。”黃其平表示,有多少人能像尤伯夫妻一樣,20年如一日地堅持?不要讓他們最后換來一聲嘆息。(海都記者 曾小琴 謝明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