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四小”行業(即公共場所小美容美發、小旅館、小足浴、小歌舞廳)持證率不高、設施設備短缺的問題,洛江區衛計局多措并舉,開展大力整治工作,“四小”行業衛生管理不斷規范,截至目前,衛生許可證持證率100%,健康證持證率99.5%,禁煙標識上墻率100%,創衛宣傳材料上墻率達100%。
檢查四小行業商店
過去 持證率并不高 設施設備短缺
近日,記者走訪了洛江區萬安街道、雙陽街道的幾家美發店、小旅館、足浴城,發現這些店家都在顯眼位置張貼著禁煙標識,一些大堂桌子上也擺放著“禁止吸煙”的牌子,墻上都設有衛生信息公示欄,張貼著創衛宣傳材料。
洛江區衛計局負責人介紹,洛江區萬安、雙陽轄區共有191家“四小”行業店家,因為種種因素,之前的持證率并不高,衛生許可證持證率為68%,健康證持證率為65%,禁煙標識上墻率更是只有57%,并且存在設施設備短缺的現象。
措施 兩菜單三微信群 送設施設備上門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今年3月以來,該局多措并舉,大力開展整治工作,首先由衛生職能組公共場所工作小組長召集各相關部門負責人,每周一次布置會、一次專題會,明確職責任務,討論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針對衛生許可證發放周期較長的問題,洛江區衛計局協調審批窗口縮短發放時限;針對衛監所人員緊缺的問題,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抽調6人,并臨時聘用2名醫學院校畢業生充實隊伍;為提高村醫巡查質量和力度,推出了7條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確保創衛工作順利進行。
“同時我們手里還有兩張‘菜單’,三個‘微信群’。”洛江區衛計局負責人表示,兩張“菜單”,即衛監所人員人手一張《檢查項目清單》,著重對“四小”持證情況、衛生消毒、保潔設施設備等12個指標進行逐項消單;村醫人手一張《拉網排查表》,對店名、詳細地址、禁煙標識等7個指標進行一一填寫。三個微信群,分別是“衛生監督創衛群”“村醫巡查群”“四小業主群”。通過“衛生監督創衛群”傳遞衛監所工作人員工作日志,整改各級巡查發現問題的圖片;通過“村醫巡查群”上傳村醫巡查圖片、巡查登記表;通過“四小業主群”推送業主存在問題,指導督促業主規范從業。
針對“公共場所衛生設施條件差、從業人員創衛意識淡薄、衛生知識水平較低”等現狀,該局組織了兩場集中培訓,并與巡查中“一對一”“面對面”培訓相結合,分發宣傳材料400余份,普及了衛生消毒等知識。為了改變設施設備短缺的現狀,一線監督工作人員攜帶工具,幫助在醒目位置懸掛衛生許可證,張貼“消毒桶”等標識90余家。免費發放衛生信息公示欄120余塊、消毒記錄本150余本、禁煙標識150余套,贈送皮膚病專用工具盒40余個、84消毒液80余瓶。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措施受到群眾歡迎,提高了“四小”業主的配合度。
鞏固 “三級網絡”共管 “三個全覆蓋”比對
情況好轉了,如何進行長效管理?洛江區衛計局實行“三級網絡”共管、“三個全覆蓋”比對模式。首先是建立“三級網絡”,即衛監所、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公共衛生科、19名村醫共管的三級網絡。村醫作為三級網絡的網底,巡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范疇內的每個角落,摸清服務范圍內的“四小”情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村醫數據進行質量控制,對接衛監所和村醫業務。衛監所進行統籌布置推進。
“三個全覆蓋”,一是8名衛監所一線人員兩人一組,分片包干督查;二是19名村醫單人一組,萬安8組,雙陽11組,拉網式巡查;三是局機關、社區干部、村醫三人一組,共19組分片聯合巡查。三組網格化全覆蓋拉網出來的問題進行實時比對,避免問題遺漏;同時,整改后回頭看也由三組網格管理進行比對,避免問題反彈。(記者 吳志明 實習生 陳鈺瀅 林靜琦 通訊員 蔡海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