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9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王惠敏 姚姍紅 文/圖)古橋畔落小學,書香氣溢滿園。近日,“洛江閱讀故事”系列采訪活動走進洛江區萬安中心小學,探訪建設書香校園之奧秘。
洛江區萬安中心小學坐落于洛陽古橋南畔
萬安中心小學內,四處洋溢著書香氣息。在操場,可看到教學樓外墻寫著“書香浸潤心靈,翰墨書寫人生”;在廊道、樓梯,一則則《弟子規》選句、一幅幅書法繪畫作品懸掛,尤其是書法作品,琳瑯滿目。該校校長尤曉明介紹,學校有3棟教學樓,每棟布置風格各異,有的是師生書法作品,有的是傳統文化、古詩詞等,盡可能在可利用空間營造書香氛圍。
放學后,學生站在教室門口,入神地看著書
“營造那種氛圍,讓孩子們都能集中精力閱讀或書寫,這樣他們的成績可能都會提升,這是我辦學的初衷和理念。”2015年,尤曉明調到萬安中心小學當校長。當時,學校外來工子女居多,占比近70%。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都不同,家長的文化程度也參差不齊。那么,怎么用一種文化來統領,這是一個關鍵。于是,他就以書法為切入點,營造一種統一的校園氛圍,讓知識點相近、教學進度在同一水平,從而縮小差距。
校長尤曉明介紹建設書香校園的相關情況
據了解,該校是福建省書法教育實驗學校、全國書法教育示范學校,目前有32個班級,共有學生1702人,其中1088名是外來學生。在閱讀上,學校提供了很多平臺,采用多種形式,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尤曉明介紹,該校特設新天地互動多媒體閱讀教室,里面放置書籍4000多本,有20多萬本電子書籍,還將桌椅添置至10多套,就是為了讓教師每個學期至少兩次以上帶學生到該教室閱讀。記者注意到,閱讀室清新明亮,師生不僅可在里面閱讀,還可進行閱讀測試。
課后延遲服務讓學生練習書法
其實,這所學校很早就設了班級圖書角,去年“班班有個圖書角”項目捐建后,就更加規范了。如今,除了閱讀“班班有個圖書角”的70本書外,學校還要求學生每學期向學校借4本書去閱讀。另外,除了早讀課,學校還安排25分鐘的閱讀課;每學期都舉辦集體性閱讀比賽;少年宮還有朗讀班和經典誦讀班,這些都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在多媒體閱讀教室,師生不僅可閱讀書籍,還可進行閱讀測試
尤曉明告訴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iosapp77.com)記者,該校還編發閱讀校本教材,一年級《三字經》、二年級《弟子規》、三年級《唐詩》、四年級《宋詞》、五年級《千字文》、六年級《論語》,已使用四五年。接下來,學校計劃利用課堂3-5分鐘,讓學生一起背誦,這樣更有氛圍,也可避免有的學生不自覺。這兩年,老師們還做了省、市級課題《引導小學生通過微閱讀提升核心素質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學素養的滲透和熏陶實踐研究》,理論聯系實際,促進閱讀教學提升。
“孩子確確實實在進步,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尤曉明說,4年來,通過多方位努力,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而且語文素養有不同程度提高。這些可體現在平時競賽中,以往有關閱讀能力的競賽,名次靠后或不上榜,如今在經典誦讀等大型集體比賽中,名次都能在全區前列。
學校將設置面積約400平方米的圖書室
據悉,該校還將設置面積約400平方米的圖書室,屆時,老師、學生都可到這個圖書室閱讀;學校還將利用A棟一樓架空層做漂書驛站,讓學生把家中讀過的好書分享到這里。該驛站結合“橋文化”設計,書架基座就是洛陽橋橋墩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