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吳圳烽 文/圖)泉州市實驗小學洛江第二校區規劃48個教學班2160個學位、智谷(泉州)萬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力爭今年四季度投用一批廠房、洛江區智能裝備產業園(二期)投資25億元……泉州洛江區重大項目多點開花,建設工程搶抓時機,全力追趕建設進度。
19日,泉州2022年項目建設巡回集中采訪活動到洛江區采訪項目建設情況。
今年來,洛江區按照泉州市委市政府“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和“1+3”專項行動部署,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推進和滾動儲備機制,共策劃重點項目174個,總投資853億元。
泉州市實驗小學洛江第二校區
在陽江新城片區,泉州市實驗小學洛江第二校區正在抓緊建設中,幾幢包裹著腳架的大樓已基本建成,工人們忙碌著,工程車進進出出運輸材料,挖掘機正在平整項目周邊的土地。
學校建設項目正按照進度進行
項目規劃圖
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19153萬元,總用地面積為59畝,總建筑面積約為3.5萬平方米,建設教學樓、行政樓、教師宿舍樓、體育館、地下車庫、游泳館、大門圍墻及其他附屬配套設施等。
洛江區教育局副局長黃鐵水說,項目正在按計劃順利進行中,目前完成教師宿舍樓、行政樓主體結構封頂和體育館樁基施工,正在進行教學樓及合班教室主體結構施工,同步進行室外配套設施前期工作,預計可在2023年秋季招生,學校規劃為48個教學班的公辦完全小學,可容納學生2160人。
“項目建成后,可解決陽江片區現有教育資源匱乏問題,為片區及周邊地區適齡兒童提供就近入學的便利,保障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就學需求。”黃鐵水說,這是洛江區政府與泉州市教育局聯合辦學的案例。此前,雙方已經聯合創辦了泉州實驗小學洛江校區,辦學成果獲得認可。屆時,第二校區將與泉州實驗小學實行教育管理、師資培訓、教育科研、學生發展等方面的一體化管理。
智谷(泉州)萬洋高新技術產業園
自去年11月開工,位于河市鎮壇頂村的智谷(泉州)萬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加足馬力趕進度,計劃今年四季度第一批廠房竣工并投入使用。
項目建設現場
工人們在現場施工
工人在現場施工
項目規劃
該項目為2020-2022年度的省、市、區級重點項目,由萬洋眾創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一期用地181畝,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總投資9億元。
按照“產業聚集、產城融合、資源共享、產融互動”模式運營,園區重點開展以泛在物聯網、芯片、傳感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產業鏈招商選資,聚力打造閩南地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平臺、中小企業集群服務平臺,涵蓋現代化標準廠房、高層廠房、定制廠房、中央食堂、商業區、生活區等全方位業態,讓企業帶設備過來就能開展生產,免除后顧之憂。
目前,項目已完成招商中心建設并開展招商工作,一期和二期正在按進度施工中。
“一期11幢廠房將在下月底完成結構封頂,年底完成竣工驗收,二期的廠房將力爭在年底完成封頂,明年6月份竣工驗收。”萬洋集團泉州事業部總經理黃銳貴說,園區大約可容納60家企業,目前有入駐意向的企業有45家,企業來自很多地方,比如深圳、新加坡等。下階段,園區將加快建設,接續推進招商工作,爭取有更多更優質的企業入園。
洛江區工信局局長杜榮文表示,洛江區堅持“國企試點先行、一流運營商參與”的方式,全力加快標準化園區建設,探索入園企業的準入和退出機制,招商引入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等企業,進一步形成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產業鏈集聚,為“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奠定基礎。
洛江區智能裝備產業園(二期)
該項目位于河市鎮西片區,總建設面積約3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現代化標準廠房、生產車間、研發中心、辦公樓、宿舍樓、智能倉儲運營中心及附屬配套設施,力爭打造閩南地區先進制造業和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發展平臺。
項目建設現場
機器正在平整土地
項目建成后,將購置智能化CNC生產線、機械手鍛造生產線等設備,產品主要涉及數控機床及工具、機器人、工程機械、紡織與輕工機械、汽車配件等行業。
其中,鉑特機械配件制造項目用地面積約28畝,計劃總投資1.02億元,規劃建設研發中心、生產車間等基礎設施,將引進全自動CNC機加工設備生產線1條、機械手鍛造線2條、智能化倉儲營銷平臺系統。
“整個園區總投資25億元,投產后產值將達到40億元。”洛江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杜德森表示,洛江是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基地,項目建成后將帶動洛江產業提升,推動全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打造泉州市智能裝備產業的高地,對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態新城”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