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跟從前可不一樣了。以前沒什么休閑的活動,現在鎮里的實踐所都會搞些文化活動,里頭還有下棋、讀書寫字的地方。現在大家每天放松的時候有地方去了,唱唱歌,跳跳舞,心情越來越好,身體也越來越硬朗。”洛江區馬甲鎮馬甲村村民杜大姐高興地說道。走進馬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室內環境煥然一新,而各具特色的功能場室,更讓大家積極參與活動。
自全區推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后,馬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豐富的文化、宣傳活動為總抓手,按照“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的文明實踐思路,統籌安排組織架構、精心策劃活動內容,深得轄區群眾的歡迎,為提升全民“精氣神”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為了進一步發揮文明實踐所凝心聚氣的作用,區、鎮兩級共同推動實踐所提升工程。
“我們對馬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進行資源整合,并對所內一樓大廳地板、二樓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的觀眾席、舞臺等進行提升改造,不僅為群眾提供了舒適的休閑娛樂場所,還進一步提高了實踐所美觀及安全。”馬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工作人員林秀棉表示,此次改造提升共投入51.3萬元,歷時2個多月,于9月中旬進行驗收并投入使用。
改造提升后,馬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共有室內活動面積1225平方米,設有新時代文明實踐講堂、榮譽墻、志愿項目、身邊好人榜、組織架構、志愿者旗幟、主形象墻、七個平臺、六傳六講、講幫樂慶等10個展示區域。同時,實踐所依托洛江區圖書館馬甲鎮分館、綜合文化站等,擴建“南音協會”“百姓書房”等文化新陣地,提供舞蹈、樂器、表演等活動場所,為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和傳播提供有效的載體。
今年馬甲鎮實踐所已指導轄區各村實踐站發動志愿者隊伍,運用“講、教、評、幫、樂、禮”等有效方式,開展環境整治、矛盾調解、幫扶濟困、移風易俗等活動180余次;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利用微信公眾號等載體發布倡議書、招募令40余次,累計招募防疫志愿者869人,組建黨員志愿者、社會志愿者及組織海絲小鎮公益協會、甘泉公益服務中心等四大志愿服務隊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筑牢“紅色防線”;在科普宣傳、環境保護、扶貧幫困等方面持續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5場。深入開展系列活動3場。一場場鮮活生動的文明實踐活動有序鋪開,實實在在地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近年來,洛江區調動各方力量,盤活各類資源,創新方式方法,統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質擴面、提檔升級,推動全區1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6個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86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的堅強陣地和廣闊舞臺。創新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一鎮一園”鄉村振興綜合體,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樂園、湖畔花園、體育公園、鄉村美園等4個項目,惠及周邊4個鄉鎮67個村10余萬人口。著力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宣傳作用,舉辦“獻禮二十大·我們這十年”“鄰里微享堂”等多場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以多種形式推動黨的理論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助力聚民心、弘新風,形成鄉村振興的強大社會合力。
下階段,洛江區將持續優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陣地設施布局,打造“陣地共建、活動共聯、隊伍共育”的文明實踐綜合體,持續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提升建設,不斷探索打造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以文明實踐活動聯系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引領社會風尚,弘揚文明新風。(陳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