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2泉州經濟年會上,由洛江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選送的“標準用電 降本增效”做法入選市級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典型經驗名單。
供電設施作為工業(產業)園區重要的基礎配套,是一個工業(產業)園區吸引企業進駐,保障進駐企業正常生產的重要條件。園區標準化用電模式聚焦解決工業(產業)園區入駐企業一次性投資成本高、生產用電運營不高效等問題,由原來的專變配電室配置模式改為“開閉站(環網室、環網柜)+公用配電室+專變配電室”配置新模式,讓園區的供配電設施布置更為合理清晰,降低管理難度。
“現在實施了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用電管理模式,為我們的企業主們提供良好可靠的生產用電環境,更加利于園區的招商工作。”智谷(泉州)萬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副總經理朱叢禮說道。
此外,洛江還試點小微企業,將其配電站低壓接入容量由160kVA以下提高到250kVA以下,接入方式由高壓接入改變為園區內公用配電室低壓供電。據了解,通過實行標準化用電模式,低壓接入的入園企業可實現零成本辦電,平均每戶節約辦電成本約15萬元,整體供電周期較傳統模式時間上縮短40%。
2022年來,洛江區以提升全區營商環境為工作目標,積極拓思路、求思變,多措并舉加快推動全區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組織實施洛江區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三一筑工(泉州)建筑科技產業園等九個重點園區項目,全區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總投資60億元、用地面積965畝。
“2023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著力解決工業(產業)園區在建設、招商、運營等過程中的‘堵點’‘難點’,推動1個市級試點項目和6個區級試點項目在年底前投入試運營,并按照’串點成線、串線成片、連片開發’思路,開工建設智創科技城等一批園區新項目,謀劃做好中關村信息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前期,推動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走前列、作表率,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態新城提供強有力工業支撐。”洛江區工信局局長杜榮文表示。(莊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