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組織引導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一直以來,洛江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特派員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切實推動科技興農富農。
以科技人才為主體
引“智”下鄉幫扶全覆蓋
立足全區產業發展特色,精心選認一批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振興,提高村財收入。創新選認機制,拓寬服務領域。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雙向選派制度,引導華南農業大學、西南大學等省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參與全區科技特派員工作。組建科技服務團隊,廣聚人才優勢。以“一鎮一團”“一村一團”“一業一團”的工作思路,組建跨學科、跨領域的“全產業鏈”科技特派服務團隊積極參與科技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行動。推動精準對接,優化隊伍結構。建立產學研結合長效機制,近年來新選認科技特派員呈高技能、高學歷、年輕化趨勢,其中高級職稱占比45%;博士及以上學歷占比34%;年齡40周歲以下占比38%。
以科技成果為紐帶
科技先“行”開拓致富路
科技特派員通過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多輪驅動,鄉村業態多樣化。先后制定出臺《洛江區關于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服務鄉村振興和助力產業轉型的若干措施》《洛江區支持科技特派員建立利益共同體若干措施(試行)》等政策文件,以制度和政策引領科技創新。資金保障,對癥開方促發展。設立科技特派員專項經費,支持科技特派員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區域比較優勢及時調整和培育優勢特色農產品,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科技興農,創新成果提效率。鼓勵支持科技特派員開展先進成熟適用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示范,2022年共組織18個項目申報各級農業領域科技計劃,促成4個產學研項目立項實施。
以基地平臺為支撐
分類扶持孵化新業態
全區積極探索“科技特派員+村鎮+農戶”等科技特派員制度新模式,不斷培育孵化新的經濟增長點。以點帶面促就業。按照“城市眾創、農村星創”的發展思路,摸索總結出 “互聯網+電商”“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等多種星創天地發展模式,搭建專業化、社會化、便捷化的服務平臺。和合與共謀發展。鼓勵科技特派員通過資金入股、技術入股、技術承包、合伙經營等形式,建立利益共同體。排憂解難惠民生。積極鼓勵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層,有針對性地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技創新意識。2022年,開展創業培訓20場,培訓各類創業人才200人次。(吳子平 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