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洪泓塬 文/圖)建成20年來,位于泉州市洛江區河市鎮的俞大猷公園幾經改造提升,已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日前,這座為紀念民族英雄俞大猷而建的公園再度煥發新顏,以“高顏值”的狀態迎接即將召開的洛江區紀念民族英雄俞大猷誕辰520周年大會。
俞大猷公園
投入250萬元 整治公園及周邊環境
從萬虹路進來,穿過靖國門,很快就抵達了俞大猷公園門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尊10.5米高的俞大猷立像,寬闊平整的道路以及郁郁蔥蔥的綠化。
早前,公園入口的景觀處有暫時荒廢的空間,在這次的改造提升中,洛江區進行了擴綠補綠,新增了健康步道及休閑涼亭。入口左右兩側的魚塘進行了清理,“劍經”和“正氣堂集”兩座文化雕塑分別立在兩個魚塘中央,體現俞大猷的武術貢獻與文學造詣。
圖為俞大猷立像
魚塘中的“正氣堂集”
魚塘中的“劍經”
俞大猷立像的背后增設了一道文化墻,墻上的“文”“武”兩個大字熠熠生輝。公園內部原先狹窄的橋頭進行了拓寬,與“玉帶橋”相連的牌坊長道也有新驚喜。
牌坊長道
長道上,“武襄”“武林宗師”“都督”“中華名將”等牌坊依次排開,靜靜訴說民族英雄的歷史功績。這次,長道兩側增加了綠化,增設俞家棍的人物雕塑,大大提升了觀感品質。
俞大猷紀念館
再往內部走,就是俞大猷紀念館。該場館于2022年重裝開館,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載體、非遺文化展示窗口、洛江文化地標。為提升游覽體驗,場館的周邊環境也開展了裸地復綠、拆除舊花池等改造。寬敞的紀念館前活動廣場上,則設立了“君恩山重”“正氣堂”等復刻石刻。
閩南網記者從洛江區文體旅游局獲悉,今年該局投入250萬元用于俞大猷公園及其周邊環境的整治工作,涉及綠化、亮化、廣場雕塑安裝、公園內部道路整治等,為挖掘俞大猷英雄文化價值、擴大歷史文化影響力提供物質的基礎保障。
激活名人文化資源 助力打造“悠游洛江”品牌
民族英雄俞大猷,出生在洛江區河市鎮。近年來,洛江區積極布局打造“悠游洛江”文旅品牌,整合“名山、名橋、名人、名傳說”等經典文旅資源,把俞大猷作為“名人”文化中的重要一環。
作為俞大猷名人文化的重要載體,洛江區每年將俞大猷公園保護提升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不斷推進公園建設與提升,已先后投入資金1000萬元,取得顯著成果。該公園被納入歷史文化線路及研學教育線路,獲得不錯的社會評價。
“近幾年,洛江區積極順應文旅融合發展趨勢,借生態搭臺、以文化賦能,將俞大猷紀念館、俞大猷歷史文化與全區文旅資源整合提升,打造洛江重點歷史人文旅游新地標,助力洛江區文旅產業發展。”洛江區文體旅游局局長呂培基介紹,為激活名人文化資源,洛江區在俞大猷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創作、傳播方面,做了諸多嘗試。
如,洛江區成立了海魂俞大猷文化保護中心,致力于相關文化的研究保護;在傳承省級非遺“俞家棍”方面,開設傳習所、編寫校本教材,并積極開展俞家棍進校園、進景區活動;組建志愿講解服務隊伍并提供志愿宣傳講解;先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我心中的英雄”原創繪畫作品征集、制作《一封來自1503年的時空邀請》H5等活動,多渠道、多方式提升俞大猷的文化認知度和影響力。
俞家棍進景區
接下來,洛江區將把愛國主義教育、非遺文化展示、文化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將俞大猷文化與文物、非遺、旅游等多領域融合,發展旅游新業態,打造“悠游洛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