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聽說您這家店要搬啦,今后要買瓷磚到哪找您呀?”“再有倆月吧,新地方離這里也就幾百米,到時我會在這店門外貼通知的,放心……”在雙陽街道陽光北路仕林坑路口的一排門店中,許先生經營的建材店并不起眼,然而這卻是一家有近二十年歷史的老店,陪伴著店主從青年走向中年,也見證了洛江的更新“蝶變”。
在這次的洛江中部功能區新陽片區征遷工作中,這家建材店被列入征遷范圍,許先生的店鋪交通位置便利,在附近小有名氣,積累了許多老客戶,生意一直不錯,夫妻倆原本想著,等過幾年退休了,就將生意完全交給大兒子打理,“征遷就意味著我們的建材店沒辦法在此繼續經營下去,現在外面租個店面也很貴,況且搬到新地方后很多老客戶可能也找不到地方,生意將受到影響。”許先生和妻子為這事愁得一宿一宿睡不著覺。
“我們始終把群眾當成自己家人,全心全意地幫助群眾考慮和謀劃搬遷后的生活,從多角度、多層面結合生活實際,消除群眾的后顧之憂。”征遷四組組長許奕智表示,在了解到許先生的情況后,工作組人員多次入戶走訪,從平時交談中,大家細心地發現,許先生心里其實并不是抵觸征遷,而是對今后的發展問題存在顧慮,尤其是對新店鋪的位置選擇拿不定主意。
接收到這一訊息,在區領導的指導推動下,許奕智與第四工作組全體成員一道集思廣益、鏈接資源,迅速完成從“政策宣傳員”到“搬遷助手”的身份轉變,積極在周邊開展大搜羅,為許先生尋找合適可靠的房源,并列出了含面積、租金、售價、聯系方式在內的店鋪房源詳細清單供其參考對比,助力許先生實現“征遷即搬遷、關店即開店”。功夫不負有心人,許先生綜合地段和租金對前洋安置小區一樓店鋪表示租賃意向,對此,工作組及時將情況反饋給指揮部,并指派專人與雙陽街道資產辦聯系,為許先生妥善處理店鋪租賃問題,同時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認真細致為他們算好征收補償、安置面積和發展遠景“三本賬”。
“在反復的接觸中我發現他們是真的為我們解決問題的,而且洛江要發展,無小家舍利益,哪里有大家齊發展。”經過多次耐心溝通,許先生一家紛紛被工作組人員的真誠熱情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所打動,最終決定簽下征遷協議。
“越是走進群眾,越會發現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越能夠感受到大家的不容易。做征遷工作,對群眾的困難問題要聽得更清、摸得更實,這樣與群眾的心才能越走越近,征遷工作才能駛入‘快車道’。”談起征遷心得,征遷四組副組長許小雄深有體會道。(林悅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