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萬盛社區充分發揮黨總支核心作用,探索推行小區“5+N”微治理模式,把網格黨支部、小區業委會、物業管理公司、黨員樓棟長、志愿服務隊(5個主體)和社會團體組織(N種力量)聯動起來,實現黨建聯合、服務聚合、文化融合,拓展服務方式,延伸服務觸角,構建起“小事居民辦、大事物業辦、難事社區辦”的多元共治新格局。
創新微治理模式
黨群聯動聚合力
“以前接送孩子的高峰期都沒地方停車,路況也是擁堵的,很麻煩也很危險。我們反映了這個問題,社區很快就協調好解決了。”社區居民張女士說道。
得益于萬盛社區黨總支創新群眾“點單”、黨員組織“接單”、社區“跟單”的社會服務新模式,困擾居民生活的實際難題得到化解。目前,萬盛社區黨總支下轄6個網格黨支部,已實現小區黨組織全覆蓋,居民有任何問題可先向黨組織反映,能解決的就地解決,不能解決的第一時間反饋到社區跟進解決。
自“5+N”微治理模式建立以來,網格黨支部黨員、物業服務人員、業委會成員、熱心業主等社區多元主體積極參與社區共治,在治安管理、隱患排查、交通勸導等方面群策群力,形成基層社會治理合力。今年以來,萬盛社區共接到群眾訴求67宗,超半數都由多元主體的共同協商解決。
同時,萬盛社區黨總支鼓勵黨員亮身份作表率,通過設立黨員“雙報到”專窗、小區設立“黨員示范崗”、建立黨員包樓包棟聯系群眾制度等方式,引導黨員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目前,共有70余名黨總支黨員和650余名在職黨員加入“亮身份”行列。
整合微治理資源
多元融合促和諧
“最近休息得好嗎?晚上會失眠嗎?”“這種情況多久了?除了肩頸還有哪里會酸痛?”萬盛社區愛心義診現場,醫務人員正在耐心細致地為前來咨詢的社區居民進行檢查,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和日常生活情況,給予專業的治療建議和健康指導,提醒他們發現不適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我現在年紀大了,身體有什么小毛病去醫院也麻煩,社區邀請專業醫生來給我們看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業服務,解決我們不少健康問題,真的太好了。”社區居民黃阿婆開心地表示,社區會定期邀請三甲醫院的醫生入戶為社區老人看診;每周五會邀請老中醫來做健康理療,為社區老人體檢測骨齡等。
這類愛心義診“送健康”活動,是萬盛社區黨總支落實為民服務理念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萬盛社區黨總支堅持整合“黨、群、社、企”多方力量,盤活多方資源,不斷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領域,持續開展“送學習”“送義剪”“送健康”“送政務”“送溫暖”“送普法”“走訪入戶”等便民服務活動,讓社區居民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美好。
此外,萬盛社區黨總支還積極對接整合部門資源,聯合區婦聯、團區委、區計生協會開展社區電影文化節、瑜伽公益課等活動,滿足社區居民的多元化需求,進一步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以黨建引領多元共治型社區建設為牽引,優化社區級、小區級優質生活服務圈,萬盛社區逐步呈現出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人文氣息相融、市井煙火交織的幸福社區場景,并先后獲評“洛江區五四紅旗團部”“青年文明號”“洛江區老體協先進單位”“先進社區”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