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通則人和,路通則業興。近年來,洛江區著眼于群眾所需所盼,不斷改善交通路網布局、增強道路效能,大力推進城鄉道路的建設工作。目前,全區已建成市政道路74條,總長約115公里,較2009年時約40公里的市政道路公里數增長約2.87倍,群眾家門口的“幸福路”越走越舒心、越走越寬廣、越走越美好。
推進城市道路建設城市“血管”更通暢
一條條暢通的道路就如同一座座通往群眾心里的橋梁,連接民心民意、關乎民生福祉。近年來,洛江繼續以市民反映集中、強烈的市政道路痛點、堵點問題為發力點和突破口,全力打通“斷頭路”“瓶頸路”,讓市民出行更通暢。
在洛江西環路(朋虹街-經九路)市政道路項目現場,雙向六車道平坦寬闊,路燈、交通指示牌、信號燈等設備齊全,棚洞造型新穎。同時,道路沿線的綠化帶,種植了綠化、彩化植物,更是起到美化城市、凈化空氣以及消除疲勞的作用,全方位打造“暢、安、舒、美”的公路環境。
“西環路的建設補全了洛江區‘三縱’路網格局,有效緩解萬虹路、濱江路節假日等高峰期間通行壓力。自泉州高鐵站、朋山嶺隧道等車輛往河市、馬甲方向不必再繞行,極大縮短豐澤北峰片區到洛江組團的時空距離,有助于洛江區構建內暢外聯交通網,加快促進雙陽街道沿線、中部功能區融入中心市區一體化開發建設。”萬投集團工程部負責人王潮輝介紹道。
作為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西環路(朋虹街-經九路)市政道路工程在克服地質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等重重困難下,2023年7月圓滿完成各項工作指標正式通車。
據了解,作為洛江區“三縱八橫”骨干路網中的南北主干道,項目總投資為7.3億元,南起朋虹街、北至經九路,沿清源山山腳由南向北鋪設 ,全長約4.29公里,項目建成極大提升周邊群眾出行便利性,有效帶動洛江北部片區城市化建設、形成和發展。
道路改造“煥”新顏提升群眾幸福感
作為洛江區南北走向主干道之一,萬虹路提升改造工程備受矚目。日前,記者來到萬虹路(馬甲新庵嶺-羅溪客運站)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現場,只見大型攤鋪機緩緩推進,瀝青以均勻的厚度鋪設于路面之上,緊隨其后的壓路機械不斷進行碾壓作業,以確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堅實性。該道路全長約18.8公里,是洛江從南至北的重要通道,項目完工后將全面暢通洛江南北聯動的“氣脈”,有效帶動北部片區四個鄉鎮的發展。
此外,萬虹大道(國道324-馬甲新庵嶺)于2024年2月正式通車。洛江區萬虹大道改造提升工程項目承建方中建海峽項目經理孫利表示:“萬虹大道改造后,不僅抗壓性好,延展性也極強,大大增加了行車的舒適度,降塵降噪,提高周邊居民生活水平,還提升了城區整體形象,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舊貌換新顏,修繕暖民心。萬虹大道的提升改造項目凸顯了城市經營理念,通過道路建設引領周邊區域的發展,完善了地下綜合管網設施。同時,項目統一進行了沿線立面的美化、水環境的凈化、道路的亮化、公交系統的智能化以及綜合管線的纜化等配套建設,大幅提升了轄區南北干線的交通承載力。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隨著轄區內一條條承載著群眾期盼的道路徐徐延伸,洛江區市政道路持續完善,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給群眾帶來了出行便利,道路建設已然是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工程。下階段,洛江區將繼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活環境改造,積極打造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