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2025年省農業“五新”(農機新機具)推廣現場會在洛江區河市鎮官洋村舉辦。省農業機械推廣總站站長林遠崇、科長張秀玲,市農機化發展中心主任顏碩豐、副主任蔡蓉蓉、四級調研員吳德育,區政府副區長王澤勇出席。
活動吸引了各縣(市、區)農機部門負責人、推廣人員及水稻種植大戶、農機合作社代表、洛江區各鄉鎮(街道)農業種植戶及農業中心負責人等近百人到場觀摩。此外,活動還采用線上直播的方式,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能夠了解現場情況。
現場依次進行了履帶式旋耕機作業、水稻精量穴直播、缽體苗機拋秧、旱稻精量穴直播及側深施肥、手扶式機插秧、植保無人機飛播等新機具、新技術作業演示,結合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機具性能、演示操作要領等知識。新機具、新技術為農業生產帶來的高效、便利,引得在場人員連連稱贊。
在機具展示區,只見植保無人機、插秧機、履帶式拖拉機、拋秧機等各式中小型農業機械整齊地陳列著,吸引了眾多農戶的目光。設備工作人員熱情地向大家介紹每款設備的獨特性能和設計亮點。參觀者們不時向技術人員提問,對這些能夠節省勞力、增加產能的農業神器充滿期待。
近年來,在省、市農業機械化推廣(總)站的指導和幫助下,洛江區大力推廣農業“五新”技術,切實抓好農機宣傳推廣、培訓和安全監理工作,著力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目前,洛江區共有農業生產經營組織403家,農業種植大戶40戶,已創建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基地16個,農業研學基地10個;平均每年受理農機購置補貼申請200余份,兌現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約30萬元。
今年,洛江區還將通過整合農業人才、設備、資源,建設區域農事綜合服務中心,提升整體農業機械化水平,解決拋荒地復耕率;同時,在自行設計的烘干中心試運營成功后,將完善全程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大力發展智慧農業,進一步提高全區農業數字化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