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智引擎”
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洛江區雙陽街道南山社區
當印尼沙爹的香氣遇見AI算法,當印尼歸僑的古早味咖啡香融入數字服務,這座承載著六百多年僑鄉記憶的閩南社區正煥發新生。近日,洛江區雙陽街道南山社區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通過中國電信泉州分公司技術手段成功訓練全國首個僑鄉特色AI助手“小僑”,以“數據活化-場景再造-服務升維”三階創新,讓社區智慧治理的春風吹進千家萬戶。
智腦筑基:
僑鄉數據全要素重構
南山社區是一個以安置印尼峇厘省回國的歸僑為主的社區,是海內外著名的中國“峇厘村”。社區積極挖掘僑文化資源,將散落的僑史檔案、便民網點、特色商戶等23類數據注入DeepSeek系統。如今,“小僑”已深度掌握社區內106項政務服務流程、一園一街一館僑文化地標、12家印尼特色餐飲商戶信息,構建起涵蓋“民生政策庫”“企業服務庫”“僑鄉文化庫”的三大知識圖譜。
“過去查詢華僑回國定居政策要跑三個部門咨詢,現在問‘小僑’就能秒得答案。”印尼歸僑第三代陳女士通過社區微信公眾號體驗后感嘆。通過“語音+文字”雙模交互,“小僑”可精準解析“華僑子女就學”“歸僑安置補貼”等復雜咨詢,24小時提供政策條款智能匹配。
場景革命:
南洋風情觸手可及
“幫我規劃半日僑文化游覽路線”“哪里有地道的千層糕?”面對游客的個性需求,“小僑”依托DeepSeek多模態理解能力,可自動串聯雙陽歸僑文化陳列館、雙陽峇厘民俗文化園、印尼風情一條街等場景,同步推薦巴東牛肉、沙爹烤肉、姜黃飯等特色東南亞美食。當用戶輸入“企業開辦”時,系統不僅分步驟推送審批材料清單,還能智能關聯社區“助企專員”預約服務。
一句“哪里有地道的千層糕?”觸發AI的味覺地圖。系統優先展示華僑第三代經營的“金椰樹印尼糕點店”,推送店主陳阿姨祖傳配方制作的九層糕實拍圖。輸入“推薦辣味美食”,AI還能結合用戶偏好,智能篩選巴東牛肉、沙爹烤肉帶有辣味的特色印尼菜品,并附上實拍圖和店鋪名稱,讓“南洋風味”觸手可及。
服務升維:
鄰里溫情云端延續
在南山社區,“小僑”如同一位24小時在線的“數字網格員”,將智慧服務滲透到生活點滴,通過“1+3+N”服務矩陣的支撐——1個AI核心系統,對接便民、文旅、志愿3類數據庫,衍生出助老送餐、家電維修、糾紛調解等N項民生服務。
獨居老人王阿婆通過智能手環呼叫“需要降壓藥”,10分鐘內志愿者送藥上門,并同步提醒簽約家庭醫生回訪;百年僑厝安裝的煙霧傳感器觸發預警,“小僑”立即向3名網格員推送定位,聯動微型消防站5分鐘抵達現場;周末想帶孩子做義工,“小僑”推薦長者食堂送餐、僑史講解員等特色志愿崗位。
數智向新:
僑鄉治理再啟征程
從手寫僑批到智能交互,從街坊口耳相傳到云端精準觸達,南山社區的探索為僑鄉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鮮活樣本。
此刻,漫步在南山社區,印尼民歌與閩南童謠在街角智能音箱中交織,百年僑厝門楣上的二維碼講述著下南洋的往事,AI助手“小僑”正用科技的溫度,續寫著“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時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