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惠女水庫周邊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整治以來,水庫周邊養殖戶積極配合,整治工作進展有序。記者昨日走訪發現,昔日臭味熏人的養殖場,如今有了新模樣。
昔日豬圈如今已是小花園 (陳林森 攝)
在洛江區馬甲鎮永安村一棟距離水庫200米遠的房屋前,記者看到,一盆盆花卉苗木井然有序地被擺放在一塊近百平方米的平地上。發財樹、澳洲杉、紅豆杉、三角梅……苗木種類多樣,長勢喜人,儼然一座小花園。若不是村民杜成提親口說,實在無法想象這里原本竟是兩座豬舍。
“原來養了十幾頭母豬和豬崽,豬圈就在屋前,風一吹臭味就跟著飄到家里。”杜成提告訴記者,今年9月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成為第一批拆除戶,拆除不久,便著手將土地平整出來種起了室內觀賞花卉苗木。如今,不但屋前的空氣清新了不少,銷往各地的花卉還給杜成提一家帶來可觀收入,“旺季時,一個月能賺個五六千元”。接下來,在村里的補助下,杜成提打算將溫室大棚也建起來,種更多的苗木。
記者從惠女水庫周邊畜禽(魚)養殖污染專項整治工作指揮部獲悉,截至12月23日,惠女水庫周邊整治范圍內已簽訂關閉或拆除協議1386戶,完成總任務數的85.5%,拆除養殖設施466戶,拆除面積達20592.75平方米,其中,洛江區馬甲鎮杏川村、洋坑村、新庵村三個村已完成協議簽訂任務。
此外,按照此前方案要求,至12月31日,“兩禁區”范圍內所有畜禽(魚)養殖戶需全部整治到位,禁養區養殖場戶需全部關閉或搬遷。12月31日后,將不再對拆除畜禽舍建筑物、種豬進行補助。(記者 陳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