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9日訊 陪著遠道而來的外地朋友游泉州,朋友好奇地問起一條古巷或一棟老宅的歷史,你是不是常常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大有東道主被難倒的窘迫?別擔心,以后你再也不會遇到這種尷尬事兒啦!
想象一下,泉州每一條充滿故事的小街小巷,每一棟承載文化的古民居,都有一張聲情并茂的“個人名片”。它是一塊小小的四四方方的二維碼,也許貼在巷口,也許印在門前,只要你用手機掃一掃,它就會為你講述它的故事、建筑特色、主人又是何許人……
不久之后,這一場景將在泉州古城實現,泉州市旅游局目前正著手打造智慧語言導覽系統!借助春晚效應,泉州又火了一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選擇來泉州,而泉州旅游業也在提升自己,以求更好地接待賓客。海都記者專訪泉州市旅游局局長張錫坤,為您呈現近幾年泉州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并帶您領略泉州旅游“一城兩帶”的未來圖景!
泉州市旅游局局長張錫坤
“城市營銷”塑造泉州形象
泉州知名度大力提升
記者:泉州被選為今年春晚和元宵晚會的分會場,在全國觀眾面前大大露臉。得益于春晚效應,春節黃金周期間,來泉游客量相較往年有很大增長,這是一種短期的效應,還是長足的發展呢?
張錫坤:春晚選擇了泉州,讓全國觀眾的目光都聚焦到泉州,春節過后,泉州游客的增長幅度非常大。這從酒店住房率、民宿入住率、景區游客訪問量都可以看出,特別是特色酒店、民宿幾乎都爆滿,一床難求。市政府也預感到下一輪節慶,如五一黃金周,來泉游客可能有大幅增長,要求做出應對預案。
以前,很多泉州人到了外地都感到很失落,因為他們在泉州時一直對家鄉很自豪、很驕傲,出去外面才發現泉州在國內的知名度并不如他們想象中的高。一個城市的知名度對旅游的發展的確至關重要,而近幾年,市旅游局就著力在泉州城市形象的營銷上下工夫。例如:2013—2015年,我們在央視投入約一個億,用于城市形象廣告;在國外包括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國內各大地方衛視、旅游衛視等做城市宣傳;在動車、高鐵上通過語音、平面廣告等介紹泉州……加上這兩年,泉州被評上首屆東亞文化之都、舉辦亞洲藝術節,一系列大型推介活動的影響,使得泉州在全國的知名度、影響力有一個大的提升,這才有了央視的青睞并因此被春晚選中。
智慧語音導游
全域化打造古城游
記者:身為泉州人,近幾年確實能感覺到泉州在外知名度的提升。有人說,“泉州的旅游景點和文化資源猶如滿天星,多而散,就是沒有月亮”,今后有更多的游客知道并愿意來到泉州,我們如何留住他們?
張錫坤:泉州確實不像廈門、武夷山有大景區,它的景點小而散,無法吸引大的旅游團隊。但泉州并不是留不住游客,根據省旅游局發布的旅游人氣城市排行榜,在“到達人氣城市”上泉州一向排在全省前三;而“過夜人氣城市”,泉州始終是全省第一。這些在泉州過夜的“游客”,主要是商務客人和一些散客。
這兩年,泉州民宿業發展很快,這得益于當下人們旅游方式的轉變,即從“觀光游”向“深度游、體驗游”的轉變。在這種轉變中,泉州作為古城的優勢開始體現出來。為了適應這種旅游方式的變化,今年旅游局將重點在古城區做一些旅游配套。如智慧語音導覽系統的設置,我們會在一些知名的巷子、老宅前做一個二維碼,讓游客掃描,就能進入系統了解到每一條巷子的故事,每一個老宅承載的過去。
至于旅游資源的整合,我們現在主打的“海絲泉州”品牌,就是對泉州各個分散景點的整合。泉州旅游已經進入“全域化”的新階段,把整個泉州古城區全域化打造起來,它就是一個大景區,里面遍布開元寺、清凈寺、天后宮等一個個小景點。今年,市政府還準備在古城區投放公共自行車,并進行三輪車改造,讓古城游具備更多交通上的條件。
而為適應當下旅游方式的轉變,泉州近幾年也在注重打造公共服務體系,如推動安溪志閩、晉江圍頭等自駕車露營地的建設。
打造“一城兩帶”
深度融合六大產業
記者:省政府辦公廳最近印發了《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實施方案》,其中提到促進“旅游+”跨界融合,即旅游+文化、旅游+海洋、旅游+康體養生、旅游+工業、旅游+體育,五個“+”。未來,泉州旅游會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張錫坤:“十三五”提出打造“一城兩帶”。“一城”,即以泉州古城為核心,推進“古城—古港—新區—全域”聯動發展,全域化保護開發打造泉州古城游,做強海絲文化休閑核;“兩帶”,即藍色濱海休閑旅游帶,開發541公里海岸線的近海水域旅游資源;綠色養生休閑旅游帶,發揮安溪、永春、德化等縣市的山區綠色生態優勢。
在此基礎上,還要推進旅游與特色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六大產業集群。一是打造時尚工旅產業集群,依托晉江、石獅鞋服產業優勢,發展時尚購物旅游,建設七匹狼男裝博物館、安踏等一批觀光工廠,推動晉江創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縣;二是打造濱海雕藝文化產業集群,依托海灣海島、惠女民俗、古城雕藝等特色文化,推動一批濱海休閑度假區建設;三是“茶+旅”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突出文化體驗和養生休閑的茶鄉人家、生態茶莊園;四是“香+旅”產業集群,推進“中國香都·永春達埔”香道體驗基地、醋觀光工廠、牛姆林等項目建設;五是“瓷+旅”產業集群,依托戴云山自然生態、陶瓷文化資源,通過旅游拉動,促進陶瓷產也創意休閑再升級;六是“石+旅”產業集群,培育國際知名的石材時尚創意文化旅游品牌。
泉州旅游取得的部分成就
★在第五屆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上,泉州獲評“2015‘一帶一路’旅游推廣城市Top10”,成為省內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2015年,泉州旅游總收入617.8億元,占同期GDP的10.03%,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地位逐漸凸顯。
★“十二五”期末,全市A級旅游景區達到34家(5A級1家,4A級11家,3A級22家),比“十一五”新增17家。
★擁有國家級特色景觀名鎮2個,省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6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21個,省級特色旅游街區3個,省級觀光工廠13家。
★2014年,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主辦的“全球網民推薦的最中國美食城市”,泉州入圍20強名單。(海都記者 黃秀花 洪燕茹 夏鵬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