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文創巡禮
閩南網3月11日訊《泉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日前發布,“十三五”期間,泉州文化創意產業,將重點發展工業設計、動漫游戲、廣播影視、廣告業和演藝娛樂五大方向。在政策春風之下,泉城文創界有何新動向、新趨勢,泉州地面各縣(市、區)如何響應?冷妞奉上《泉城文創巡禮》,帶你去實地感受!
冷妞文創課
閩南網3月11日訊 巡禮第一站,鯉城。
冷妞用三個關鍵詞提前劇透:西街,源和1916,東亞之窗。
有點模糊,摸不著頭腦?借用鯉城區文改辦的話說,2016年,將重點推動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三期、泉州新門旅游特色街區、東亞之窗文創園等一批項目,通過挖掘海絲文化、閩南文化、東亞文化,將文化與旅游更緊密融合,未來朝著文化休閑勝地的美好藍圖狂奔而去。
第一站怎么巡禮,冷妞打算出兩招,各位看官意下如何?
案例
東亞之窗5月動工 4國文化交相輝映
“泉州剛獲評東亞文化之都那年,我在沈陽運營多個文創品牌,和韓國、日本的不少頂級文創企業都有接觸,完全可以把這些資源引進泉州,打造一個東亞各國文化、創意、商業交流、交融的平臺。”南安人黃云梯2013年回泉二次創業。
中僑(集團)機床廠變身泉州東亞之窗文化創意產業園,是2016年度泉州市重點建設項目,中廊集團總裁黃云梯兼任運營公司總經理,參與頂層設計。“東亞文化,雅俗共賞;中華為本,并蓄包容。我們提出了‘四星拱月’的創意。”黃云梯告訴冷妞,四星指的是中廊文化創意體驗(中國)、日本科技動漫體驗、韓國韓流媒體主題樂園體驗、朝鮮民俗風情體驗中心,月指的是這四種文化動態展示的一個平臺和窗口。
舊廠房將改造成東亞之窗創業園
“來自韓國的偶像、音樂、創意料理、創意服飾、化妝品;來自朝鮮的傳統民間工藝品、舞蹈、美食;來自日本的機器人、Hello Kitty,當然還有我們自己的陶瓷、茶道、木雕、石雕都會在園區呈現。”黃云梯透露,目前韓國KBS、 波魯魯主題樂園、日本FLOWER ROBOTICS株式會社、Hello Kitty主題館等核心商戶已經意向入駐,整個園區已經完成招商任務的三分之一。整個項目計劃今年5月動工,邊改造邊招商邊運營。
中僑集團副總經理蔣余煌介紹,2008年以來,中僑集團大力實施“退二進三”發展戰略,通過“騰籠換鳥”,先后建成源和1916文創園、開元寺旅游停車場及配套商業服務場所、新中市場。據統計,2015年,源和1916園區企業創稅近4億元,為中僑集團創造收入近1000萬元。目前園區已經打造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部門
有沉淀和古韻味 古城走文旅休閑路
鯉城目前擁有1個省級創意產業重點園區(源和1916)、2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源和1916、功夫動漫),以及包括閩南影城、文創太陽能、六井孔等11個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鯉城區文改辦負責人介紹,“聚寶城南·泉州閩南文化生態園”項目,將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活態展示;新門旅游文化休閑街項目,以“海絲文化”和“閩南文化”為主題,將最具閩南建筑風格的新門街和城市獨有的水系與周邊旅游文化資源有機結合,計劃開發筍浯溪水岸休閑旅游項目;而新興的東亞之窗文化創意產業園則是利用中僑集團已停產的機床廠,整合中國皇家文化、東亞四國(中、韓、朝、日)文化和閩臺文化,利用聲、光、電等表現形式,提供一個全新的東亞文化交流展示平臺。
舊工廠的人防通道將變身酒窖
“鯉城文創兩大特色,一是文化底蘊濃厚,很多基于古城元素、歷史元素的創意開發;其次,鯉城創造了三舊改造,騰籠換鳥的經典案例,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說明。未來,鯉城還將推動更多的三舊改造,依托古城文化資源,走文化、旅游、休閑路線。”該負責人說。(海都記者 陳冷冷 黃謹 實習生 黃丹婷 文/圖)
掃碼關注大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