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稱刺桐城。千年前,這里滿城種著刺桐,樹冠綴滿紅花,遠望似火。那么刺桐花什么時候開呢?下面是閩南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泉州刺桐花什么時候開花 刺桐花花期花語能吃嗎?推薦:泉州哪里有大片刺桐花看?
【刺桐花花期】刺桐花什么時候開
刺桐花花期是12到次年3月。
總狀花序頂生,長10-16厘米,上有密集、成對著生的花;總花梗木質,粗壯,長7-10厘米,花梗長約厘米,具短絨毛;花萼佛焰苞狀,長2-3厘米,口部偏斜,一邊開裂;花冠紅色,長6-7毫米,旗瓣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5厘米,先端圓,瓣柄短;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龍骨瓣2片離生,雄蕊10,單體;子房被微柔毛;花柱無毛。
【刺桐花花語及寓意】
刺桐花寓意:紅紅火火,吉祥富貴。
刺桐花花語:堅貞不屈。
歷史根源:五代時,節度使留從效為了擴建泉州城廓,曾環城遍植刺桐。后來,刺桐高大繁茂、花紅似火,成為泉州一大特征而名聞中外。因此,刺桐花被定為泉州市花。
刺桐花是歷史名城——福建泉州的市花。它的寓意是:紅紅火火,吉祥富貴,充滿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刺桐花,那一抹紅色像是天堂降落人間的圣火。在繁茂的花枝上縱情燃燒。刺桐樹身高大挺拔,而且特喜強光照射,否則開花不良。它與陽光該是有很深的情感,它自然是熱情與吉祥的化身。這富有獨特的南國情調的刺桐在古今中外的花史上演繹著趣事種種。
早在中世紀,泉州就以刺桐城而馳名歐洲、非洲和中東諸國。
古時泉州市內生長著許多刺桐花,故有“刺桐城”或“桐城”之稱。泉州市依山面海,風光如畫,被古人盛贊為“山川之美為東南之最。”元代時,馬可·波羅在他的《東方見聞錄》中以他親眼見到的情況,認為當時的泉州港比埃及的亞歷山大港更為繁榮,泉州港也稱為”刺桐港”。
泉州人愛刺桐花,把它作為“瑞木”,歷代文人騷客也留下了不少吟誦刺桐花的佳句,有詩云:“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軍欲燒空。”
刺桐花形態特征
總體特征
刺桐花為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 。樹皮灰褐色,枝有葉痕及短圓錐形的黑色直刺,髓部疏松,頹廢部分成空腔。
葉子特征
羽狀復葉具3小葉,常密集枝端;托葉披針形,早落;葉柄長10-15厘米,通常無刺;小葉膜質,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長寬15-30厘米,先端漸尖而鈍,基部寬楔形或截形;基脈3條,側脈5對;小葉柄基部有一對腺體狀的托葉。
花的特征
總狀花序頂生,長10-16厘米,上有密集、成對著生的花;總花梗木質,粗壯,長7-10厘米,花梗長約厘米,具短絨毛;花萼佛焰苞狀,長2-3厘米,口部偏斜,一邊開裂;花冠紅色,長6-7毫米,旗瓣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5厘米,先端圓,瓣柄短;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龍骨瓣2片離生,雄蕊10,單體;子房被微柔毛;花柱無毛。
果實特征
莢果黑色,肥厚,種子間略縊縮,長15-30厘米,寬2-3厘米,稍彎曲,先端不育;種子1-8顆,腎形,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暗紅色,花期12-3月,果期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