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化之旅,民宿更親民。
昨日是國慶與中秋“雙節”長假的最后一天,記者了解到,泉州市各主要景區繼續呈現火爆態勢,同時,泉州中心市區的民宿也幾乎全都滿負荷“運轉”,經營者們賺得盆滿缽滿。
業界人士表示,今后一兩年時間,在中心市區民宿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住客爆滿仍將成為節假日的常態。未來特色民宿將為“住下來”的游客提供更多的選擇,帶動泉州文化旅游經濟新熱點。
市場現象: 節前半個月房間就被訂光
“早在半個月前我們整個假期的房間就全被訂光了,一撥接著一撥,多數住三天左右。”泉州眾山小青旅社的相關負責人洪經緯說,他們算是泉州民宿最早的經營者,旗下目前擁有一家民宿、一家青旅社及一家客棧,三個空間的“雙節”假期間入住率都是100%。
據了解,近幾年來,泉州中心市區民宿的經營情況呈現良好態勢,每逢節假日,幾乎所有的民宿都掛出“客滿”牌。值得一提的是,僅今年以來,中心市區的民宿已經增加至近40家,而這個數字在五年前僅只有個位數。
“不少游客都是舉家逛泉州,看中的就是這座城市的‘海絲’人文景觀。”楊桃公館的吳志超說,他們的民宿去年剛剛開業,因為地處極具游覽閱讀內涵的西街,在泉州刺桐古城風韻的襯托下,平常的入住率也均保持在80%左右,節假日就更不必說了。“不少泉州本地人也經常結伴逛西街、喝茶。”他說,身邊有些朋友害怕受堵,節假日反而安心留在家里訪親會友,楊桃公館便成為“落地游”的一個景點。除了國內游客之外,有些精通外文的民宿經營者在“雙節”期間也引入了不少國際游客。
“今天開始我們的房價已經回歸平常水平,不過還有不少客人留住到本月10日左右。”吳志超說,目前大多泉州民宿在節假日期間都會漲價40%左右,未來這個幅度或許還有一定的上浮空間。依據市場規律,未來一個月左右民宿將迎來一小段淡季。
業內人士: 民宿經濟要有個性化特征
隨著新建民宿的接二連三開放,不少民間投資者也把目光轉向了這個領域。“其實泉州的民宿旅游市場還并不成熟。”時光客棧的負責人介紹說,為了彌補不足,當下不少民宿、客棧都開發出自己的特色項目,不過依然無法實現完全差異化,始終都停留在單純的帶隊游市區的范疇內。
據業界人士介紹,目前泉州中心市區的民宿及客棧經營主要存在幾個現象:第一是區域扎堆,大多圍繞著西街區域開發;第二是舊房改造項目多,不少空間無法解決消防難題;第三是跟風建設的勢頭明顯,隨著游客的增多,新建的民宿項目越來越多,缺少規范統一的管理機制。
業界人士提醒說,如果當下想要在泉州投資民宿產業,首先便是要將消防安全放在首位考慮,避免今后因此付出更高的成本。其次便是要充分考慮泉州游客增長的幅度,市場容量畢竟有限,切不可盲目投資。第三便是需要具備民宿主人的個性化經營特征。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里,民宿依然還會聚焦在老城區內,如何在有限游客資源的前提下培養顧客的黏性,提高美譽度?最關鍵就是要有一位個性鮮明的老板坐鎮。民宿或客棧與酒店最大的不同便是其個性化特征,這一特征大多通過“掌柜”得以體現,比如會喝茶的老板便可以嘗試推出茶會活動,會唱歌的老板則可以舉辦小型音樂會等等。在現有資源上增加獨特的個性化活動符號,此舉可以幫助泉州留住更多的“老朋友”。(記者 王宇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