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里,泉州市天氣晴雨相間,市民紛紛外出祭掃、踏青、賞花、休閑,全市旅游市場持續興旺。記者從市旅游局獲悉,小長假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78.2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57億元。
祭拜踏青是主題 傳統景區熱度高
清明節是中國人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今年,泉州市開展了2018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許多干部群眾、中小學生就近到烈士陵園、紅色旅游景區景點、革命戰爭紀念地等祭掃、獻花,禮敬先烈先輩,培養愛國情感。市內各宗教場所人氣旺盛,清水巖、開元寺、關岳廟等主要寺廟香客增長,其中,清水巖旅游區假日期間共接待游客1.30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3%。
從出行方式來看,自駕短途游仍是“主力”。旅游景點、旅游鄉村、農家樂的自駕游客總接待人數增幅明顯。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清明假日期間,游客出游選擇與親友結伴的比例為96.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高于一季度全市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
從游客聚集度來看,泉州市12個4A級以上景區仍然是旅游接待的重點區域。今年,泉州市將清源山、崇武古城、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清水巖、五店市傳統文化旅游區、開元寺、九仙山等7個景區納入統計監測。據統計,假日三天這7個景區共接待游客11.61萬人次,同比增長11.1%,最高增幅達22.6%。其中清源山三天共計接待游客1.03萬人次,比增11.8%;九仙山是增長最為明顯的景區,接待人數為2.36萬人次,比增達到22.6%。
城市近郊游受熱捧 鄉村賞花游正當時
自泉州市在全國率先提出“生態連綿帶”城市綠化建設提升工程后,城市景觀不斷提升。最美山線綠道示范段主線貫通,北江濱公園、田安園、白水營園等一系列城市公園建成完善,在滿足市民日常休閑、健身、娛樂需求的同時,也成為市民節假日的好去處。清明假期,“生態連綿帶”游人如織,據初步統計,山線綠道每天接待游客2萬—3萬人次,三天合計約8萬人次。
城市風光好,鄉村春色也迷人。清明假期,泉州市刺桐花、紫藤花、木棉花、風鈴木花、櫻花、梨花、杜鵑花等花卉爭相盛開,花紅柳綠,景色秀美,鄉村田園風光美不勝收,許多游客外出踏青尋花。清源山的杜鵑花、南安香草世界的櫻花、德化上涌鎮的梨花等成為吸引眼球的“名角”,也帶動了周邊酒店、農家樂的客流量增長。據統計,清明假期,香草世界累計接待游客1.63萬人次,比增33.0%,實現門票收入10.38萬元,比增35.8%;紅星生態園累計接待游客0.31萬人次,比增15.0%。(記者 郭雅瑩 通訊員 林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