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區,炎炎夏日,裸露的皮膚在烈日的暴曬下熱得發燙,有被灼燒的感覺;然而,在山間、在海邊、在地下數十米、在防空洞……卻因其獨特的地理條件,讓人感受陣陣清涼。
日前,早報記者從市區驅車前往德化縣境內海拔1781.64米的石牛山,一路感受溫度漸降的過程。
山腳到山頂 溫度降10℃
高中地理課上,我們曾學過這樣的地理常識:在對流層,氣溫是垂直變化。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就會降低0.6℃。為實地感受氣溫漸降的過程,日前,記者從泉州市區驅車前往德化海拔1781.64米高的石牛山,且看記者一路記下的體驗筆記。
高處不勝寒
開電熱毯驅寒
前晚11時15分許,德化縣水口鎮鎮區,這里海拔400余米,在岱仙湖畔,被大山環抱。這里的夜晚空氣清新,清風陣陣,行走在路上,沒有絲毫悶熱之感,很是舒適。記者用溫度計測量,得到的數據是28℃。
沿著石牛山盤山路蜿蜒前行,沿路山風從車窗外撲面而來,帶來的是陣陣涼意。在海拔900米處的一個小山村,無數螢火蟲在田間、溪畔飛舞閃爍,清澈的夜空,繁星點點,銀河璀璨,恍如童話之境。此時已是深夜11時30分,室外溫度23.5℃,不冷不熱,非常舒適。
車行至海拔1345米的上下山交匯路口,打開車門,一股涼意襲來。這里已經接近山頂,山風吹拂,松濤陣陣。山風帶著霧氣,掠過裸露在外的皮膚,將熱量迅速帶走。晚上11時45分,這里的溫度已降到20℃。
記者抵達海拔1568米的石牛山度假村時,已是7月3日0時。此時,山頂籠罩著濃霧,溫度只有18.5℃,讓人感覺有些冷。套上一件運動服,方覺不冷。
山上的客房沒有空調,服務員解釋,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很多,根本不需要空調。晚上睡覺還要蓋棉被呢,建議睡覺前開一會兒電熱毯驅驅寒。
在室內,雖然沒有外面那般冷,但溫度也不高,記者測量發現室內的溫度只有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