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永春實施桃溪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著力打響“生態永春”旅游品牌。據悉,該流域景區西起石鼓鎮卿園橋,東至東關鎮東關古橋,涉及5個鄉鎮,主河道長19公里,總面積5.1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27平方公里,陸地面積3.87平方公里。 (林勁峰 姚德純 攝)
來自市旅游局的消息,今年以來,泉州旅游部門圍繞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目標,以打造“清新福建·海絲泉州”旅游品牌為主線,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強化旅游市場營銷,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推動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2523.2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00.33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6.56%和17.72%。
旅游市場的開拓,離不開營銷的力量。據悉,近年來,在“清新福建”旅游大品牌下,泉州旅游部門立足地域實際,積極打造“海絲泉州”品牌,構建起立體營銷網絡。在國外,《探尋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中英文“海絲”泉州旅游宣傳片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驚艷亮相;策劃組織“重走海絲路 再創新輝煌”活動,首期海外行攝順利結束非洲首站活動;上個月于老撾、馬來西亞等“海絲”沿線國家舉辦的“中國福建周”活動上,旅游部門也隨同前往,開展了系列泉州旅游宣傳推介活動。
在國內,與西安開展海絲起點對話陸絲起點網友互訪活動,揭開兩個絲路起點城市的民間交流大幕,活動網絡閱讀量超過3000萬人次。本月底,市旅游局還將組織旅游企業赴陜甘寧青等國內絲路沿線城市,開展為期十天的旅游宣傳推介,創新拓展西北部客源市場。在本地,市旅游局與泉州晚報社聯合推出的《泉州風景里的海絲情緣》欄目,宣傳介紹全市海絲景點,在市民中引發了新一輪本土“海絲游”的熱潮。
旅游經濟的發展,也少不了項目的支撐。記者了解到,強化多業態項目招商,旅游部門今年精心篩選推出總投資340.92億元的25個重點旅游招商項目。這些項目涉及文化體驗、濱海度假、生態休閑、鄉村旅游等多種業態,自駕車營地、游艇碼頭、溫泉養生等新型旅游業態,海絲文化、閩南文化、茶文化、瓷文化等多種文化,已匯編《泉州市旅游重點招商項目指南》,在第十一屆旅博會等平臺上推出,招商成果已初見成效。
與此同時,全市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日臻完善,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旅游廁所和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建設。按照全市旅游廁所建設管理行動計劃,今后三年,泉州計劃新建旅游廁所143座,改建60座,其中,今年計劃新建48座,改建25座。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建設方面,永春縣旅游集散中心、泉州市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德化戴云山脈旅游集散中心正加快建設。(記者 孫燦芬)
相關鏈接——
泉州旅游投訴比降五成
記者從市旅游局了解到,今年以來,旅游部門加大市場監管力度,上半年,各類旅游投訴案件比降五成,沒有出現重大及惡性投訴事件。
統計顯示,今年1至6月,旅游行政執法人員共出動檢查57次,檢查導游289人次、旅游企業160家,共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5份,查處1家無證經營旅游的公司并進行處罰,取締了1家無旅游業務經營資質的業務點。受理咨詢和投訴方面,分別受理旅游咨詢件和投訴案件26件、7件,結案率100%。其中,旅游投訴案件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3.3%,共為游客挽回經濟損失9000元人民幣,沒有重大及惡性投訴事件,旅游投訴辦結率和滿意率持續提高。
此外,為推進旅游行業規范運行,優化旅游發展環境,旅游部門也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其中,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工程方面,已有39家星級飯店完成對照“國標”的提升工作,占比41%。此外,嚴把星級飯店“評審關”,取消4家星級飯店的星級資格,并對1家酒店下發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記者 孫燦芬)
13個重大旅游建設項目啟動11個
同樣來自市旅游局的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市列入全省跨越發展行動計劃的13個旅游項目,截至目前已啟動11個。此外,上半年,全市還新簽訂合同或意向協議的旅游項目14個,總投資88.15億元。
據悉,在《關于進一步加快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行動計劃》重大旅游項目建設中,泉州有13個旅游項目列入其中,總投資202億元。截至目前,這13個項目已啟動11個,總投資162.3億元。
招商方面,上半年,泉州成功簽訂合同或意向協議的旅游項目14個,總投資88.15億元。晉江、永春等自駕車露營地項目已經落地。鯉城新門旅游文化休閑街區、永春天沐溫泉旅游度假區2個項目入選2015年中國旅游投資優選項目。國內知名旅游品牌廣東中旅也已敲定來泉投資設立旅行社。(記者 孫燦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