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劃
建立“東亞文化之都”體驗集中地
陳金華認為,“泉州古城區需要整體規劃,發展古城區一條街式的游購娛吃住行,形成旅游產品的集群。由此產生的向心效應,必然帶動特色民宿業的發展,而民宿業的發展也會帶來旅游業的勃興。”
對于泉州創意民宿業的發展,陳金華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是有針對性地開發古大厝,在古城區建立“東亞文化之都”體驗集中地,“游客來一次泉州,就能把大部分泉州特色都能體驗到。”第二,對于特色民宿業,政府要有政策上的扶持,用電用水與消防安全準入機制條件要適當放寬,以此來鼓勵小微企業、個人投入民宿業。第三,可以參考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比如廈門,就在鼓浪嶼上引進有實力的公司,成片開發、優化民宿業結構。
舊館驛青年客棧的小客廳
新展望
在“漢式大厝”內體驗泉州非遺魅力
“泉州旅游的文化氛圍還不夠濃厚,還需要再次提升。”華僑大學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安民建議,區域位置優勢突出和保護狀況較好的民居修建成賓館時,可結合泉州“千年雅樂”南音、梨園戲、提線木偶等文化項目的開發。其中鯉中古巷群開發泉州歷史、戲曲、民俗文化體驗旅游;臨江古街巷開發泉州海絲文化、閩臺文化和傳統小吃體驗游,讓游客在“漢式大厝”內體驗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他山之石
麗江古城特色客棧
麗江古城主要有大研和束河兩個古鎮。在這里,民宿式特色客棧數不勝數。不大的大研古城里就有一千四五百家大小客棧,大多是在原居民的庭院上改造而成。其中,最有特色的莫過于原生態的納西民居特色客棧,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基本保持明清建筑風格。“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既講究結構布局,又追求雕繪裝飾,外拙內秀,玲瓏精巧,被中外建筑專家譽為“民居博物館”。
廈門鼓浪嶼特色民宿
廈門鼓浪嶼的特色民宿比比皆是,均較為精致,充滿了人文氣息,基本分布在碼頭區、歷史建筑區、臨海區和半山區。以歷史建筑區的特色民宿為例,由于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這片區域分布著很多舊時遺留下來的老別墅、老建筑、小庭院,紅瓦青磚,羅馬立柱,訴說著鼓浪嶼上曾經的繁華。另外,鼓浪嶼民宿裝修大多與咖啡廳、音樂廳、酒吧等周邊建筑風格相協調,裝修風格浪漫而簡潔,房間結構布置富有創意,且距離其他景點以及島上商業區近,安全、便利,方便顧客游購娛。(記者 郭雅瑩 尹文麗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