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印紅說,這種書籍會對公眾正確配餐造成誤導。“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有40多種,食物多樣化是營養學最根本的法則。過分強調不科學的‘食物相克’將使飲食單一,易造成膳食失衡甚至營養不良。” 六大“食物相克”謠言破解
1螃蟹與柿子
傳言:螃蟹與柿子均為寒性,同食后經反應會造成疼痛、腹瀉。
破解:柿子中含有鞣酸,螃蟹富含蛋白質,兩種物質之間會產生相互影響。但在人體環境內是否產生反應并不確切。這種影響不會造成腹瀉、中毒或其他明顯不適。其他魚蝦、肉類、雞蛋等富含蛋白質食物類似螃蟹,都很容易腐敗變質、細菌繁殖并導致腹瀉或過敏癥狀,但這與柿子無關。
2啤酒與海鮮 傳言:啤酒與海鮮同食后會相互作用,導致痛風。
破解:這種搭配的缺點是嘌呤多,增加血液中尿酸(嘌呤的代謝產物)濃度。但主要原因并不是兩者發生了什么反應,而是因為二者本身都是高嘌呤食物。另外,高嘌呤食物不止啤酒和海鮮,還有肉類、大豆等。這些食物不論怎樣搭配,都會對痛風患者或高尿酸血癥患者不利,但對于血尿酸正常的健康人,并沒有額外的壞處。
3蝦與維生素C
傳言:維生素C能將蝦中的五價砷還原為三價砷,三價砷就是劇毒砒霜,人吃后會中毒。
破解:蝦因受污染在頭部殘留重金屬五價砷,而維生素C有一定的還原性,按化學性質,遇到還原劑,可能把五價砷還原為三價砷,但兩者需要一定的條件和劑量才會發生,不是說將它們同食就能產生劇毒。科學系列實驗證實,假設人體是還原反應的場所,被吃進肚子里的五價砷全部還原為三價砷,起碼一次要吃125公斤左右的蝦,加上巨量的維生素C,才會產生毒性。
4菠菜與豆腐
傳言:菠菜中的草酸與豆腐中的鈣結合后產生草酸鈣,抑制鈣吸收。
破解:如果菠菜沒經沸水焯過,直接與豆腐炒在一起,的確可能增加草酸吸收。焯水時水要多一點,瀝水充分一些,才能充分地除去草酸。菠菜中的草酸會與血液中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可能引發結石。醫學調查證明,攝入較多的鈣(如富含鈣的豆制品)反而有利于預防腎臟和尿道的結石生成。“相克”一說并不成立。
5雞蛋與豆漿
傳言: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蛋白質的消化,降低營養價值,甚至形成不被消化的物質。
破解:兩者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一起食用沒任何問題。但要注意,食用生的、未徹底煮熟的豆漿可能產生不良反應。但只要豆子經過充分浸泡并將豆漿徹底煮熟,這些物質就可以放心食用,無須擔心。
6黃瓜與西紅柿
傳言:黃瓜含有可破壞維生素C的酶,與富含維生素C的西紅柿相克。
破解:維生素C存在于每一種蔬菜和水果中,不僅是番茄;維生素分解酶在食品中廣泛存在,也不僅僅是黃瓜。維生素C在加工中很容易損失,儲藏中也會含量下降。既然蔬菜水果都有維生素C,多吃一點就足以彌補損失,和“相克”拉不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