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餡期間需過八九次水
傳說:源自南宋時期 寓意一家團圓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泉州百姓一家人逛花燈吃元宵圓的習俗已沿襲千年。關于元宵圓的來歷,林永松講起一個傳說:南宋時,泉州有一位太守名叫真清秀。有一年的上元節(元宵節),他上街游賞,心中卻記掛一些出外行船的人。原來,這一年外國人的船來泉,卸貨時,幾個船員水土不服手腳發軟,太守便叫林圓等幾個泉州人上船幫忙。
太守來到林家,見林圓的母親在家門口擺了小攤賣圓仔湯,其盼望一家團圓的急迫心情一下感染了他。太守過意不去,說:“林圓行船無法回來過年,實屬下官之過!”林家人趕緊請他坐下吃圓仔湯。林圓的母親說:“我兒行船出外,給泉州帶來好名聲,一時回不來不要緊。”太守聽后,感嘆林圓是泉州好男兒,于是題對聯“泉郡千秋慶,林家上元圓”。
由此,林家賣的圓仔就叫上元圓(元宵圓)。沒多久,林圓回來,一家團圓。故事傳開后,泉州人便愛在元宵節吃上一碗元宵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