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大家是否還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中?這不,另一個傳統佳節——元宵節馬上就要來了。經過春節期間的暴飲暴食之后,大多數市民表示,節后要讓胃休息一下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營養師楊冬云建議,節后大家飲食要盡量清淡,不過,元宵佳節懂得如何健康吃湯圓一樣可以既營養又美味。
“眾所周知,湯圓大多是由糯米做成的,因此吃起來容易有飽腹感,吃多了不易消化。”楊冬云說,其實,早在古代,中醫就將元宵視為可補虛、調血、健脾、開胃之物,而現代營養學家也非常推崇元宵湯圓的保健功能。那么,元宵湯圓究竟該怎么吃?
湯圓不宜早餐食用
湯圓含有大量油脂及糖分,所以熱量很高,4顆芝麻元宵的熱量相當于一碗飯的熱量,而無餡小湯圓約40顆才等于一碗飯的熱量,因此可吃無餡湯圓以減少熱量攝取。楊冬云建議市民在煮湯圓的時候,可加入幾片姜片和適量的紅糖,因為紅糖和生姜有健脾暖胃、祛風散寒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讓湯圓的香味更大程度地散發出來,緩解飽脹感。
“不過,市民吃湯圓常有一種誤區,就是先吃湯圓再喝湯。”楊冬云說,其實這是錯誤的順序,應該是在吃湯圓前先喝點湯才能使食物順利下咽。此外,還有人喜歡把湯圓當早餐吃也是錯誤的,因為除了缺乏營養外,還因為人早起時胃腸道功能是最弱的,而糯米做的湯圓黏性高、不易消化,這樣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出現泛酸、燒心等情況,影響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楊冬云表示,湯圓的餡料多種多樣,如花生、豆沙、芝麻等,這些無疑讓湯圓熱量更高。建議市民食用時可搭配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酸菜等,有利促進油脂的消化和吸收。另外搭配大蒜、辣椒等辛味食物,還可以平衡湯圓所帶來的滯緩感覺。
腸胃病患者吃湯圓“悠著點”
由于湯圓熱量高,黏性大,不易消化,因此有些人不適合吃湯圓。楊冬云介紹,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有胃潰瘍的,老年人及嬰幼兒四類人都不適合多吃。“1歲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將元宵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楊冬云說,而1到2歲的孩子不容易嚼碎元宵餡中的花生,就算再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時也不能急于整個吃,要分成1/3-1/2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
至于老年人,因為消化功能減退所以也不宜多吃。楊冬云建議,老人在吃湯圓時可以煮一碗米酒湯圓,在里面打入蛋花,這樣既營養美味又有益身體健康。
“但不管是哪個人群,每天吃湯圓都不能太多,一二兩就可以了。”楊冬云說。此外,市民在購買湯圓前,一定要注意食品包裝標志是否齊全。市民可以通過看湯圓色澤是否鮮亮,顏色、大小是否均勻,表面是否有裂痕和結冰,手感是否發軟來辨別湯圓好壞。“剛冰凍拿出來的湯圓一定要等回暖后再吃更健康。”楊冬云提醒道。(記者 黃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