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合理安排
●以粥為主食
到了夏季,高溫對腸胃消化功能的影響顯著,主要表現(xiàn)在:胃腸運動減弱,胃液中游離鹽酸減少,胃排空加速。而粥類食品易于消化,既能幫助補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還能快速補充血糖和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在做粥時,加入豆類(如綠豆、黑豆)、雜糧(如薏米、燕麥)、果蔬(如西瓜皮、苦瓜)、藥材(如荷葉、金銀花、蓮子)等,能加強粥的保健效果,使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同步進行。
●冷飲不應(yīng)低于10℃
飲料過熱會增加出汗,但太冷又對正在受熱的機體是一種強烈的不良刺激。許多人喜歡在餐前或餐后大量進食冰凍水果或啤酒等冷飲,這樣不僅影響了正常進餐量,還會損傷胃腸黏膜、影響消化功能。因為寒濕相加最傷胃,進而導(dǎo)致抵抗力下降和增加“中暑”危險。
冷飲以少量多次飲用為好,這樣能減少機體缺水,減少直腸溫度的升高,避免大量飲水而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湯茶飲料宜“熱”飲
夏天大量的流汗會造成血容量不足,使血壓下降,從而增加中暑的危險。還會引起鹽分(氯化鈉)大量喪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于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相對于沒什么味道的白開水而言,湯茶飲料是個不錯的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具有生津提神的作用,能減輕疲勞等。
因此湯類、飲料及茶類,在夏季要多飲。在進餐前先喝點飲料或湯,能夠解除因飲水中樞的興奮而引起的攝食中樞的抑制,菜湯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促進食欲。但應(yīng)注意喝冷飲不宜過多,溫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yōu)于冷茶。
●多吃低脂肪優(yōu)質(zhì)蛋白
在高溫環(huán)境下,人體新陳代謝率增加,加上天氣炎熱,人們出汗多,而每100毫升汗液中含氮20-70毫克,如果飲食再跟不上,極有可能會引起負氮平衡,出現(xiàn)腰酸背痛、頭昏目眩等癥狀。因此,蛋、奶、魚蝦、豆制品等低脂肪優(yōu)質(zhì)蛋白的攝入量應(yīng)適量增加。脂肪的量以進食者樂于接受為宜,適量脂肪可增加菜肴香味、促進食欲,但過高的脂肪反而會引起厭食。
涼拌、清炒是最佳吃法。涼拌、清炒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除可促進食欲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diào)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
●夏季宜食涼性食物
另外食物四性中的涼性類食物較適合夏季選用。因為涼性食物具有清熱解暑、降火、解毒、消減身體燥熱的作用。適宜于身體燥熱的人,一般在夏天選用。涼性食物有,谷類:薏仁;蔬菜:大白菜、蘆筍、茭白、蘆薈、蓮藕、苦瓜、絲瓜、黃瓜、冬瓜、綠豆芽等;水果類:獼猴桃、火龍果、西瓜、梨、柿子、橘子、楊桃、香瓜、番茄;肉類:海鮮、鴨肉;蛋豆類:蛋清、綠豆。吃法要以偏陰為宜,如蒸、煮、燉。忌煎、炸、烤等。(記者 賴小玲 實習生 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