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肉燕【肉燕制作與加工介紹】
經營者:龍宮高麗巷小吃店
龍宮高麗巷肉燕主料為干肉燕皮150克,精瘦肉300克,輔料為水發蝦米20克,凈荸薺50克,蔥白50克,味精12克,精鹽10克,豬骨湯800克,干淀粉50克,芹菜末、胡椒粉、芝麻油適量。
龍宮高麗巷小吃店老板孫秀珍女士介紹說,加工肉燕時要將精瘦肉槌成泥,蝦米、荸薺、蔥白均剁成細末狀,取小盆放入肉泥,加入精鹽、味精攪拌數分鐘,至肉有黏性且表面光滑時,加入干淀粉、蝦米、荸薺、蔥白等,再攪拌均勻成餡料,干肉燕皮切成6厘米方片,每張燕皮中間放入餡料(約5克),然后把燕皮合攏捏緊,放入沸水鍋中氽熟,撈起,盛入湯碗中,把鍋置旺火上,當豬骨湯燒沸,放入精鹽等調好味,澆入裝有肉燕的湯碗中,撒上胡椒粉、芹菜末、芝麻油即成,吃起來質嫩味葷,鮮美爽口。
在談到此次搬遷新店時,孫秀珍女士介紹到,搬遷新店是為了適應發展需要。長期以來,他們就以質量好、品位高等受到客戶好評,但是原來的店面較小,難以滿足要求,因此他們就把新店搬遷到鯉城龍宮巷這個交通方便、人流相對集中的地方。孫女士還介紹說,小吃也是需要不斷進行改良的,因此她們還將不斷探索,為消費者獻上色、香、味等俱佳的肉燕。
10、面線糊【面線糊的做法介紹】
經營者:西街老記面線糊店
提起西街面線糊泉州人可謂耳熟能詳,其主料為精制面線75克,輔料為蝦糠150克,豬骨湯1000克,熟魚肉200克,精鹽15克,味精6克,淀粉50克,適量的胡椒粉、芫荽、白酒(浸泡過當歸)。
西街面線糊的老板曾煥萍先生介紹道,要做上乘的面線糊,首先要將蝦糠包扎于紗布中,放入1000克清水,用中火煮半小時后,撈起蝦糠,湯汁過濾待用,把熟魚肉撕成絲,鍋置旺火上,倒入豬骨湯和用蝦糠煮過的湯汁并燒沸,再將精制面線稍捻碎放入沸湯鍋中,加入精鹽、味精調準味,淀粉調水徐徐舀入鍋中,并不停推勺至面線浮起,鍋中湯汁成糊狀即可。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泉州地方風味。
點餐時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加入鹵大腸、小腸、醋肉、油條等,一人一碗面線糊,看你想加什么料,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鹵汁,味道更美。西街面線糊有著悠久的歷史。據曾先生介紹,他的父輩就開始經營面線糊,原本的老店在西街電影院對面,由于西街改造現遷址于市區六灌路(小肥羊火鍋對面),店里的生意并沒有受遷址影響,反而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光顧。
如果你來到泉州,沒有吃過泉州的名小吃,那么你就算沒有來過;如果你來泉州,那就一定要走進閩南網為您推薦的泉州十佳名小吃正宗老店,來一場與美食的邂逅,在這里,有你不能錯過的美味。(來源:百度百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