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溪湖頭名小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米粉、咸筍包、雞卷。不過,湖頭還有一種傳統小吃——蔥頭粿,在別處很難品嘗到,是每個土生土長的湖頭人記憶中最深刻的味道之一。它選用優質白米為原料,經浸透、磨漿后細火慢蒸而成,口感香嫩滑爽。
日前,在安溪湖頭的一家美食園內,總經理李瑞榮向記者介紹起蔥頭粿的制作方法。首先,要選用優質的大米,這點很重要,將關系到成品的口感。將米洗凈后浸泡一段時間,隨即撈出瀝干,人工碾碎,碾得越細越好。
接著,為了讓蔥頭粿的口感更Q彈,要加入適量草堿,再以1∶4的比例加水,用力攪拌,使之變成米漿,其間可視情況添水,調整米漿的軟度。米漿攪勻后,放入鍋中開中火攪拌,過于濃稠時加入開水,煮沸騰即可。這個過程中,要不停地攪拌,不然米漿就會粘底燒焦。
米漿燒開后將其倒出,放涼后就會凝結成彈爽可口的米粿。李瑞榮介紹,食用時可將蒸熟的米粿切成長10厘米、厚1.5厘米的粿片,然后涂上一層花生油與蔥頭細末炸成的蔥頭油。
做好的蔥頭粿看起來晶瑩剔透,聞起來香噴噴,讓人胃口大開。記者咬了一口蔥頭粿,感覺香嫩滑膩,蔥頭油的香味點綴了淡淡的米粿,米粿的淡味又減緩了蔥頭油的濃烈,二者互相交融,咸淡適宜,口味很是宜人,吃完后還能感受到香氣在口中回蕩。
“湖頭人吃蔥頭粿都習慣在夏天吃冷盤,又香又解暑,但各人口味不同,熱了吃也別有一番滋味。”李瑞榮回憶,過去,在湖頭鎮的大街小巷上,隔幾步路就能看到在賣蔥頭粿的店鋪,大人小孩經過時總要切上一兩塊來嘗嘗甜頭。米粉湯配蔥頭粿,更是絕配。(記者 謝宜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