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利生 一片禪心念家國
以弘一法師為原點,以廈門、漳州為橫坐標,再輔以時間軸,一張足跡滿滿的坐標軸,像一把張開的弓箭,從時空里力透紙背。
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因緣際會,1928年底,因身體不適,在輪船經停廈門時,弘一法師登岸休息。這一登岸,人生最后14年的“閩南時光”,就此開啟。
南普陀是他在閩南落腳的第一個寺廟。他8次到廈門,共在廈停留了45個月。他對佛教教育始終抱以極大的熱情,不論走到哪里,都以弘法利生為己任。
他先后三次到漳州弘法,每次都與漳州新行街施家望族關系密切。施家三代與弘一法師均有交集,在施家第三代施正峰的帶領下,海都記者逐一回訪了弘一法師的漳州足跡,往事細細浮出,他的佛法、人格、修為和才學,在歲月長河里,清晰地勾勒出一個念善、念佛、念家國的弘一法師
南普陀
落腳廈門 譜曲《三寶歌》
南普陀是弘一法師在閩南落腳的第一個寺廟。
1928年十二月初五,弘一法師因身體不適,輪船經停廈門登岸休息。受陳嘉庚胞弟陳敬賢居士盛情招待,并介紹到南普陀寺,弘一法師結識性愿法師及芝峰、大醒法師等,留住南普陀數日。次年正月回來,居閩南佛學院約三個月。與芝峰法師談起佛學院里的課程,弘一法師建議把英文和算術等刪掉,騰出來的時間教佛學。
1929年農歷十月,弘一再到南普陀。為閩南佛學院撰“悲智”訓語,并手書贈予。同時,在南安雪峰寺,為時任南普陀寺方丈兼閩南佛學院院長的太虛大師撰寫《三寶歌》作曲。如今,雪峰寺還建有紀念弘一法師的晚晴亭。
據《南普陀寺志》記載,佛教養正院也是弘一法師倡導創辦的,是專為培養閩南籍初級學僧的院校。佛教養正院于1934年正式開課,弘一法師親自題寫校名。1985年,養正院并入閩南佛學院,后改為閩南佛學院預科班。
閩南佛學院小樓上,大師曾在樓旁親植楊柳,但都已被日軍炸毀。現在南普陀寺后山,有一天然石洞(阿蘭若),大師也數次在里面閉關靜修,如今這里已用鐵門鎖上。廈門文史專家何丙仲介紹,弘一法師還在兜率陀院留下“瑜伽泉”、“甘露井”等題刻,這也是他少有的在石頭上留下題字。兜率陀院如今變身茶室,為退居和尚及接待諸方長老居住之所,謝絕游客。
萬石巖寺
運動會歌 念佛念救國
萬石巖寺現名萬石蓮寺,位于廈門東郊獅山,在現今的萬石植物園內。現在,僅有念佛堂橫匾上可見弘一法師題字“念佛堂”,以及客堂里弘一法師題的對聯。
萬石蓮寺當家開因姑今年93歲。她13歲出家,很早就聽師父說起弘一法師,知道女子帶發修行是他贊成的,還取了個很雅的名稱:閩南清信女。26歲第一次見到弘一法師,還得贈書:開道自然明,因果成自然。鴛鴦依念佛,居住在西方。
“弘一法師是1937年3月11日移居到萬石巖的”,開因姑說,弘一法師受邀譜寫了廈門第一屆運動會會歌,歌詞如下:
禾山蒼蒼,鷺水蕩蕩,國旗遍飄揚!健兒身手,各獻所長,大家圖自強。你看那,外來敵,多么披猖!請大家想想,請大家想想,切勿再彷徨。請大家,在領袖領導之下,把國事擔當。到那時,飲黃龍,為民族爭光!到那時,飲黃龍,為民族爭光!
在萬石巖期間,“七七事變”爆發,弘一法師無限憤慨:“為護法故,不怕炮彈,倘值變亂,愿以身殉。”并自題居室“殉教堂”,致書好友李芳遠,謂吾人一生之中,晚節為最要。
他到處書寫“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有時還加跋:“佛者,覺也。覺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犧牲一切,勇猛精進,救國護家,是故救國必須念佛。”
日光巖寺
閉關半年 不識郁達夫
鼓浪嶼日光巖寺始建于明代,初名蓮花庵,山寺內辟有弘一法師紀念室。
弘一法師在日光巖閉關的小木屋今已不在。不過穿過日光巖寺餐廳,爬上二樓,有一塊金字塔形巨石,刻有杭州人俞成和龍溪人黃日紀的詩。石壁上端有三個榫眼,何丙仲說,三個石眼是當年弘一法師閉關的小木屋架梁的地方。
1936年5月起的半年,弘一法師就住在這座樓上。期間撰寫了許多佛學著作,并向日本請得大小乘經萬余卷,親自整理,編成《佛學叢刊》第一輯交上海世界書局出版,自寫序言。又致書仁開法師,聲明取消“老法師、法師、大師、律師”等尊號。
弘一法師在日光巖的足跡,還能在郁達夫的回憶里找到些許。1936年冬,郁達夫到福建任省政府參議,在人陪同下,拜訪弘一法師。但弘一對他一無所知,只是拱手致意,合十問訊。在郁達夫的回憶,法師清瘦如鶴,語音如銀鈴,舉止安詳,儀容恬靜,雖只談一二句,卻殷勤之極,讓人入目難忘,還賦詩抒懷,詩中有“遠公說法無多語,六祖傳真只一燈”。
據說,弘一法師本打算在日光巖寺閉關三年的,為何只住了半年?據陪法師同去的高文顯回憶,因環境太吵。小木屋下的說話聲、洗菜聲、炒菜聲都吵得心煩,更難以忍受的是,隔壁冒出的濃煙使“法師蒙熏”,連白天也不能用心治學。
妙釋寺
小住講律 被誤傳圓寂
妙釋寺原在廈門中山公園東門,已毀。1932年農歷十月,由性愿法師介紹弘一法師至萬壽巖安居,并時到妙釋寺小住。時上海報紙誤傳弘一法師已圓寂,法師特致書俗侄李晉章辟謠。臘月在妙釋寺念佛會講《人生之最后》。
弘一法師一直希望開辦一所律學院,宣揚已失傳八百年的南山律宗。1931年,他在慈溪五磊寺時,曾籌辦過南山律學院,未果。1933年正月廿一,他自編《四分律含注戒本講義》,在妙釋寺開講《四分律含注戒本》。
弘一法師在妙釋寺講律時,敘述了自己弘律所遇到的周折,說自己再也不想什么大規模的事業,只希望培養出5位精通律儀的比丘,讓正法住于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