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1日訊 昨天本來是李女士第二個寶寶的預產期,可小寶貝心急看世界,上周五就急著落地,這讓李女士一家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分娩接力(詳見《產婦突然要生產身旁僅有四歲娃 丈夫出差請朋友幫忙》)。
昨天上午,記者采訪了在現場幫忙的黃先生一家、閨蜜顏女士和李女士的丈夫王先生,還原了寶寶出生的17分鐘。
母女平安,寶寶小名叫“小蛋卷”,是小姐姐取的
18點50分 出差接到電話:老婆要生了
生產前幾天,李女士去醫院檢查,原本11月30日的預產期又推遲了三四天。11月27日下午,丈夫王先生去廈門出差前再三叮囑妻子:“有事就打120。”
當天18點50分,王先生剛吃完飯,突然接到妻子的電話:寶寶要出生了,家里只有她和4歲的女兒!這可怎么辦?王先生心急如焚。
李女士的第一個念頭是求助市區的閨蜜顏女士和120。顏女士火急火燎地趕往江濱南路的左岸英郡小區,當時正值下班高峰期,車被堵在涂門街,她急得撥打110。等待的每一秒都很漫長,李女士已經見紅了,肚子又痛又酸又漲,地上都是血,4歲的女兒嚇得直哭。
此時,王先生也冷靜下來了。他想到好哥們黃水春住在同一個小區,趕緊打電話:“我老婆要生了,你快去看一下。”黃水春叫上丈母娘鄧阿婆幫忙。兩人一路小跑到王先生家,李女士渾身是血地開門。“阿姨我好痛,怎么辦?”李女士跪在衛生間地上,雙手撐地,臉上又是淚又是汗。鄧阿婆也是頭一次看別人生寶寶,急得不行,她把李女士的雙手搭在自己的手臂上,鼓勵她別怕。
19點07分 5斤9兩,女寶寶在家出生
不一會兒,寶寶的腳出來了,鄧阿婆繼續打氣:“再使勁,別害怕。”到19點07分,寶寶順利誕生了,“寶寶身上滑溜溜、紅撲撲的,一出來就哭。”鄧阿婆松了一口氣,用一件厚睡衣把寶寶包住,抱在懷里。由于臍帶還沒剪斷,鄧阿婆一直蹲著,她不敢亂動,生怕寶寶著涼。
“我上救護車了。”還在路上的顏女士接到閨蜜的電話,馬上掉頭往醫院趕。“她很虛弱,我握著她的手,我們兩個人都在發抖。”顏女士一直陪在閨蜜身邊,給她加油打氣。黃水春把李女士的大女兒帶回自己家,交給妻子照顧,也和丈母娘趕到醫院照顧李女士,兩人忙到晚上11點多才回家。
第二天凌晨1時許,王先生從廈門趕到醫院,見母女平安,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顏女士說,從閨蜜肚子痛到生下寶寶,整個過程大概有17分鐘。
昨天,海都記者見到了李女士和寶寶。小家伙重5斤9兩,小名叫“小蛋卷”,是李女士4歲的女兒起的,她很早就期盼小妹妹的出生了。“多虧了好哥們黃水春一家,還有顏女士、醫生和民警們,母女倆才能平安。”王先生想對熱心的朋友們說聲謝謝。
□小貼士 快到預產期的媽媽要注意啥?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如茵解答了一些預產期前準媽媽要注意的問題,同時也提醒,準媽媽一定要定期產檢,并按照醫生囑咐接受檢查和治療。
問:預產期是怎么計算的?
答:如果月經周期規律,通常按照末次月經日期的月份加9或減3,為預產期月份數;天數加7,為預產期日。但預產期只是一個預測估計,在預產期前后一周左右生產都屬正常。有的產婦如果痛感不明顯,沒有發現生產跡象,可能導致在生產前幾個小時才發現要生產,所以一定要定期到醫院產檢。
問:什么情況下要馬上就醫?
答:1.見紅(陰道出血);2.不規則的下腹痛;3.羊水破,此時要立即送醫,而且孕婦最好保持平躺、墊高臀部的姿勢;4.超過預產期10天仍無生產跡象。
問:產前運動是否會影響生產?
答:平時適當運動,鍛煉腹部肌肉,有助于順利生產,但注意不要運動過量,否則容易導致早產。建議以散步這樣的輕度運動為宜,但注意不要到偏僻、離家遠的地方,要有人陪伴。
問:二胎生產時會比一胎快嗎?
答:有的人第一胎順產,到第二胎、第三胎時宮口更快打開,會生產得比第一胎更快,但也因人而異。
問:如果遇到李女士類似情況,來不及只能在家生產,要注意什么?
答:一定是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或立即送醫,家中沒有相關消毒急救設備,盲目處理可能引起感染等情況。如果寶寶出生,注意不要有磕碰。(海都記者 彭思思 謝明飛 見習記者 黃曉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