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公益+ 救命:
危急之時,我們與死神賽跑,不讓生命輕易逝去,不讓那無可挽回的傷痛襲上親人的心頭。
海都記者送去平安福,祝愿小雄渡過難關
196萬善款 眾人撐起完整的家
空氣悶熱,病房里充斥著藥水味和皮膚潰爛的些許腐臭味,在解放軍第175醫院,簡三縣已經陪伴兒子和丈夫整整20天。每一聲病痛呻吟,都像一把利刃割在她的心頭。
12月6日凌晨2點多,漳州薌城區金峰村一處出租房,液化氣突然爆炸,33歲的黃福貴抱著10歲的兒子小雄迅速沖下樓梯。可父子2人都已嚴重燒傷,黃福貴燒傷面積超過95%,小雄燒傷面積達30%。他們急需手術治療,前期至少需要上百萬元。
丈夫和兒子的救命重擔,一下壓在簡三縣的身上,讓她喘不過氣來。
事發當天,海都報獨家報道這個普通外來工家庭的不幸,并制作視頻,通過“海峽都市報大泉州”、“海都微漳州”2個微信公眾號請求社會捐助。2天后,海都報又連夜加印10000份報紙,組織記者和義工冒雨義賣,籌款32158元。
短短5天,善款達196萬元。
時隔20天,小雄順利完成了第一次手術,已經迫不及待地吵著回家,每次換藥都無比痛苦。簡三縣非常心疼,替兒子死的心都有了。年幼抵抗力差,小雄術后連日高燒不退。簡三縣盼著,燒早點退,很快就能進行下次手術了。
另一邊,一度被認為生還無望的黃福貴,也一天天好轉,能開口說話了。醫生仍表示,治愈的可能性仍舊不高,由于燒傷面積太大,估計以后還將進行很多次植皮手術,時間跨度非常長。
燒傷灼熱的疼痛感深入骨髓,黃福貴有時忍不住,痛得叫出聲來。他希望兒子不要承受這份痛苦,即使承受,也要輕一點。好幾次,他偷偷交代外甥,“你們要把錢用在小雄身上,讓他早點治好,我愿意放棄治療。”
小雄很沒安全感,簡三縣要日夜陪伴,無法離開,丈夫的情況,她是通過親屬知道的,“只有三個人都在,才是家啊!”一天2萬多元的醫藥費,她一度無法想象,而現在,她更多的是感恩,“真的,要感謝社會上那么多的好心人,我們一家一定會記在心里!”
小雄下一次手術,可能要到明年。這個春節,他們一家人也只能在醫院度過。海都記者捎去了一個平安福,掛在小雄的床頭,希望他能平平安安,早日康復。
半年過去,兩個寶寶都健康成長著
龍鳳寶寶 平平安安活潑愛笑
“大寶、小寶,笑一個。”看著老婆懷里7個月大的孩子,陳艷金笑得像個孩子。兩個寶寶像聽懂了爸爸的話,圓嘟嘟的臉上掛著憨憨的笑。
12月18日,一大早從泉州南安官橋坐車,陳艷金一家帶兩個孩子到兒童醫院做復查。醫生說,大寶長得快,17斤,體重達標了,小寶比哥哥小3斤,個頭還是有點偏小。
7個月前,兩個小家伙只在媽媽肚子里呆了8個月就早產,躺在保溫箱里,睜不開眼,妹妹還插著吸氧器,急需6萬元保命錢。他們是“海都公益+”跟讀者見面后報道的第一個家庭。
“謝謝這么多好心人幫忙,不然我們一家肯定不是現在這樣。”陳艷金說,寶寶們剛出生時,一天要數千元,他和老婆急壞了,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求助。經過海都報報道,兩天時間里,愛心讀者就捐了7萬多元,讓寶寶們得以順利出院。
前些天,陳艷金從手機里看到“海都公益+”報道,看完他就哭了。那篇報道是永春三胞胎早產,都只有2斤重。“只有經歷過,才知道那份焦急。”陳艷金和家人感慨,社會上的好心人多,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下去。
現在,老婆在家照顧孩子,陳艷金的媽媽從東北老家趕到泉州幫忙。26歲的陳艷金還在石材廠打工,一個人要養5口之家,頓時穩重起來,一直在想辦法掙錢擔起家庭,盡早還清當時借的治病錢。
一家人平安健康,是陳艷金現在最大的幸福。他和老婆給寶寶取了名字,大寶哥哥叫“軒平”,小寶妹妹叫“雅安”,期盼他們平平安安長大。
“海都公益+”成立以來,幫助了3個早產的貧困家庭,讓降臨世界的小生命感受到了愛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