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公益+ 感恩
“燙傷”二字,牽動著我們這一年,“感恩面”依然溫暖著泉城人的心,那些被燙傷的小生命,因為海都讀者的愛心而改變,也隨之改變了孩子的父母,用感恩回應愛,是這世間最美好的存在。
馬么二力說,現在的他覺得和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噩夢蘇醒 強強淡忘燙傷的痛
在泉州市區東美社區,20來平方米的拉面館前,5歲的強強開著玩具車,神氣十足。只見他一會兒加速360度拐彎,一會兒剎車后退。無憂無慮的笑容,讓人差點忘記他曾經飽受的嚴重燙傷。
一旁的爸爸馬么二力,看著兒子的天真和滿足,嘴角上揚。這是他8個月前,無法奢求的場景。強強的傷在好轉,馬么二力的心態也發生了改變。如今的他,從一位求助者,轉變為一位助人者。是愛,讓角色發生了轉變。
今年4月14日的那場噩夢,馬么二力仍不敢多想。81%燙傷、巨額醫藥費、3000多筆共62萬愛心款、3次手術、請泉城人民吃感恩面。這一切對馬么二力一家來說,近乎是一個奇跡。看到自己孩子得救了,馬么二力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得救。孩子治療期間,馬么二力拿出2筆5萬的愛心款,分別捐給了同病房的男嬰海海和女孩佳佳。這2個小朋友,因為有了這些愛心款,很快就康復出院了。
“家人是最重要的!”馬么二力說,以前就想著多賺錢,過上好日子。現如今,他覺得只要家人都好好地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如今,他認真地經營著自己的小店,希望存點錢給孩子整容,放更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如果沒有海都公益+,我的拉面店、老家的住所,甚至可愛的兒子,可能都不復存在。”
如今,生活恢復了平靜,馬么二力卻沒有重復以前的生活。雖然拉面店的盈利不多,他還是堅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公益上,開始了互助之路。不久前,他給輟學的孩子捐款。而這個月13日,馬么二力微信上一位老鄉,在寧夏遭遇了意外,母女二人在小區內,被起火爆炸的電動車殃及,小孩燒傷40%以上,大人則更嚴重,有85%。這位朋友同姓馬,在強強生病時,也曾幫助過馬么二力。
馬么二力立即在微信朋友圈轉發,號召大家捐款,“現在能力有限,錢沒有很多。”馬么二力說,馬先生知道自己的情況,不忍收他的錢。而且有許多愛心人士已經給他捐了不少。但他堅持要給,“只有大家都互幫互助,這樣的傷痛才能降到最低”。
9個月過去了,赫赫長高了,還學會照顧自閉癥哥哥
走出窘境 赫赫一家勤儉生活
短短幾個月,再見赫赫時,他的個頭長高了不少。在泉州市區西郊,這間出租房雖小,卻是赫赫的樂園。眼前的他,活蹦亂跳,跟著哥哥搭積木、打玩具槍、開小小挖掘機……嬉笑打鬧。江彩銀說,孩子無意翻看她手機,看到受傷的照片時,仍會委屈地說:“媽媽,痛痛!”為了讓赫赫忘記這些痛苦,媽媽江彩銀喜歡上冬天,因為冬天,赫赫傷口不會癢,可以穿厚厚的衣服,將疤痕蓋住,擋住疑問的眼光。
今年3月底,赫赫燙傷,當時,海都公益+聯合社會各界,發起捐款后,40萬的愛心款涌向這個家。赫赫經過治療后,剩余7萬元一直存在就診卡里。“大家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我們一分錢都不敢亂花。”
出院后,江彩銀帶赫赫去復查過,醫生建議明年去做修復手術,以免影響孩子肢體發育。此前,愛心人士捐的愛心款有40萬,江彩銀轉捐出去2筆愛心款,分別是一筆9萬元的,還有一筆1萬元的。赫赫住院時,花費了近20萬,出院后,又買了些藥。
媽媽說,海都公益+在她最困難的時候,幫了她一把,改變了她的窘境。如今孩子好起來了,靠著丈夫一個月1000多塊的工資,一家4口過著勤儉的生活。
雖然只有2歲,但赫赫懂事很多,還會照顧自閉癥的哥哥。有一次,哥哥離家出走,赫赫趕緊告訴媽媽,江彩銀及時跑到門口,將哥哥帶回來。江彩銀覺得,只要2個孩子都能好起來,做這些都是值得的。
對于這筆7萬元的公益余款,江彩銀說,愛心人士的每一分錢,都應用在赫赫身上。江彩銀覺得,自己現在還沒有能力去感謝這些好心人,也還沒有能力去回饋社會,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份愛心,將感恩,留在心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