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17日訊 說起返鄉,誰都覺得特別忙。可同樣一個忙字,有一群人卻寫下了滿滿一紙的愛和溫暖。
泉州師范學院大學生、熱愛公益的志愿者等20多名小伙伴,春節前后走進老家鄉村,先后在三明寧化、江西萍鄉,免費為16對鄉村夫妻拍攝婚紗照。“鄉村老夫妻的愛情也需要回望和儀式感,這是他們這輩子第一次化妝、拍婚紗,以后可能不再有機會了。當他們執手相望,眼里的羞澀和深情,特別觸動人心”。
老來伴是時間給予老夫妻的禮物。海都記者昨天輾轉聯系上了這次活動的發起人之一:泉州師院大三學生歐陽鳳,策劃人之一:廈門擔當者行動公益人張春亮,記錄下了這篇別樣溫馨的返鄉記憶。
更多返鄉記憶,歡迎投稿至郵箱:1501629725@,或微信關注公眾號“花巷”,告訴值班小編霍霍。
眾籌買婚紗和化妝品
歐陽鳳是江西萍鄉人,作為發起人之一,她全程參與了所有工作。“我們一共給16對老夫妻拍了婚紗照,三明寧化拍到兩對,江西萍鄉拍到14對哦。”
放寒假前,一群伙伴因時間原因放棄了外出旅行的打算,歐陽鳳靈光一閃,與其去玩,不如做一點更有意義的事,為鄉村老夫妻拍婚紗照的想法就出來了,活動的名字也很浪漫,“尋找光陰和愛情”。
“照片有紀念意義,婚紗是一種情感的載體,中式紅色的熱情,西式潔白的純潔,都蘊含著對愛情的祝福與向往。那些老夫妻,風風雨雨幾十年,經歷時代更替,再穿上婚紗,那是攜手到老的浪漫。”
說干就干,他們迅速召集了20多名身邊的同學、喜歡公益的伙伴,大家出謀劃策,兩天內在騰訊公益發起眾籌,得到全國4010名熱心伙伴支持,眾籌到了用于購買婚紗和化妝品的費用3600元。
爺爺為一巴掌后悔70年
原以為免費拍婚紗照會有很多人響應,可最初,有人誤解,有人不相信。伙伴們通過家中長輩的幫忙溝通,成功拍攝幾對,經過口口相傳,有的老夫妻主動找上門。
“春節很冷,給他們穿衣服、化妝都得小心翼翼,就怕老人家著涼。”大年初二拍攝第一對后,大伙又從初五拍到初九,每天拍3到4對,每對都拍了100多張,“我們想盡可能拍出最好的照片,用很多時間和老人聊天,聽他們的故事”。
最感動的是一對90歲的爺爺和82歲的奶奶。他們結婚70年,日子很苦,“老爺爺牙都快掉光了,他說,這輩子就年輕時打過老伴一個耳光,什么原因不記得了,但至今都覺得后悔。奶奶照顧了爺爺一輩子,無怨無悔。”
張春亮印象最深的是,一位60多歲的阿伯為了拍婚紗照,把藏在床底下連過年都舍不得穿的皮鞋拿出來,精心擦拭,換下農裝,牽來老伴。拍照時,老伴一直低著頭很害羞。阿伯說,年輕時,我第一眼看到她,她也是這么低頭害羞,好在她抬頭看了我一眼。也就是這一眼,讓阿伯開著手扶拖拉機去娶親,娶來了一輩子的相伴。
我看到愛的樣子很簡單
拍完了自己的家鄉,還有更多鄉村老夫妻等待被記錄。歐陽鳳和張春亮說,為鄉村夫妻拍婚紗照的行動不會結束。
接下來,他們會從上千張照片中選出最好的16張,洗印出來,分別寄給他們,讓他們早點看到自己穿上婚紗的樣子。還有大量視頻素材需要整理,之后剪輯成片。
歐陽鳳說,“拍攝也是尋找自我的過程,愛和被愛是一生的命題,當青春的我們開始思考愛的命題,去尋找去聆聽,我看到愛的樣子很簡單。能和姐妹和公益伙伴們一起尋找光陰和愛情,一起聆聽爸爸媽媽們的故事。”(海都記者 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