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18日訊 路上出現一灘油漬,滑倒一眾路人,也牽出了一串暖心事。
市民駱女士、吳阿婆等熱心市民摔倒后,看著自己的傷口,想到的是如果不提醒,可能還會有更多人摔倒。他們和幾位市民一起留在現場,看到有車過來就大聲提醒。
這里是泉州市區華僑大廈旁的府學路,油是邊上一家咖啡店的。老板很過意不去,他說廢油本來包裝好放路旁,后來袋子被人弄破,流了出來。他讓店員用繩子將油漬路面圍起來,和環衛工一起清理,處理完了還讓店員們上去走走,自己騎電動車試了試,確保不會滑。他連連道歉,承諾以后一定注意,避免這樣的事件再出現。
熱心市民曾阿姨提醒路人要小心避讓
【暖心提醒】
路上這油不管,還有多少人要滑倒啊
昨天中午11點多,在泉州市區華僑大廈旁邊的府學路上,出現了一灘油。不少路人沒注意,摔倒了。幾位熱心市民一看,這事不能不管,不然還會有更多人摔倒。
駱女士(最早在現場提醒的熱心市民):中午11點半,我騎車出去吃飯時還沒看到油漬,回來就在拐彎處附近摔了一跤,膝蓋都破皮了。這府學路我少說也走千百遍了,從沒碰過這情況。
我爬起來后,自己用手摁了一下,還好不是很痛,骨頭應該沒事。剛把車牽到旁邊,我就看到一位阿婆騎車從百源路方向過來,還沒來得及開口提醒,阿婆就摔倒了,我趕緊去扶她,她右手破皮流血,腳上的襪子也被鉤破了。我們問了旁邊的人,之前已經有六七人騎車經過滑倒了,也有人報警。為了防止更多人滑倒,我們就留下來,提醒過往路人。
吳阿婆摔傷了,卻義務留下,防止更多人滑倒
61歲的吳阿婆(家住府文廟邊上,每天必經府學路):我原本要去接孩子,這下車摔壞了,我就打電話給鄰居,讓她幫忙接下孩子,不然要耽擱下午上學了。這邊油這個樣子,又不能放著不管,我就在這里幫忙提醒一下。后來,我鄰居也過來幫忙,她姓曾。
劉先生(海都報的忠實粉絲,他下班回家,幸好騎得比較慢,又有駱女士提醒,不然也可能滑倒):我算是逃過一劫,不過很快就看到2個人滑倒了。遲遲沒有環衛工來處理,我就拿起手機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求助,可當時話務繁忙,一直占線,急得我滿頭大汗。之后我又打了幾次,終于通了,希望海都報能幫忙處理一下。當時我也擔心出意外呀,就留了一二十分鐘,看到一名巡邏隊員過來,拿了幾個路障提醒路人小心避讓,想想應當沒事了,我才離開。
【油從哪來】
咖啡店老板:放在路旁的油袋被人捅破
昨天下午1點多,記者趕到現場,看到駱女士、吳阿婆和曾阿姨正站在路邊,看到有車經過,就大聲說“路上有油,要小心避讓”。
大家猜測,這油應該是沿街店家倒的。就在大家討論時,旁邊意淇港式下午茶的工作人員小曾走了過來,說油漬是店里的。店老板也滿懷歉意地過來處理。
老板跟記者說了油是怎么出現的:昨天中午11點多,店員把廢棄的豆油用塑料袋裝好,放進箱子,放在垃圾箱旁,打算讓環衛工收走。沒想到,紙箱被拾荒的人撿走,裝油的袋子也被捅破,豆油溢到路面。
看到吳阿婆的傷勢,老板連說不好意思,要帶她去醫院檢查。
“你們能不能先處理油漬,然后現場拉條繩子,避免更多人滑倒。”吳阿婆說,自己的傷勢是小事,不用急著去醫院看。
老板趕緊讓小曾去附近找了些沙土,撒到油漬上去,然后又拿繩子圍起來,交代小曾聯系環衛工來處理。
看到這里,吳阿婆覺得店老板敢于承認錯誤,就跟他說身體沒事。不過,店老板再三請求,阿婆這才答應到醫院檢查。
【消滅油漬】
環衛工買來沙子,和店員一起清理
中午12點多,家住浮橋的環衛工老林剛吃完午飯,就接到街道領導電話,趕來處理油漬:
油要用沙子吸,我趕緊帶沙子過去。到那邊一看,兩個店員已經用沙吸過油,正用水沖洗路面。其實,沙子不能馬上掃掉,要讓它吸一會兒,油才能清得徹底。我跟店員一起鋪沙,提醒路人避開,以免再被滑倒。這條油漬被行人和水帶得有百來米長,沙不夠用,我又回浮橋買沙子。花了1個多小時,油漬終于清理干凈了。
店員鋪沙,將油漬吸干凈
【后記】
老板親測滑不滑,向大家道歉
昨天下午3點多,海都記者回訪時,店老板剛送吳阿婆回家。擔心殘留的沙子會滑到路人,他讓店員都到清掃過的路面走一趟,確保穿各種鞋子的人都不會滑倒。他還騎電動車從路的兩旁都走一遍,確認不會滑了,才讓員工收工。
店老板還是感到愧疚:好在阿婆的手沒事,不然多過意不去。我們今后將用桶來裝廢油,并寫上標志,避免此類事件再出現。我知道有些人摔倒了,爬起來就走了,在這里要跟大家說一聲,這是我們的失誤,真的很抱歉。(海都記者 楊江參 黃曉蓉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