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
9成家長盼游泳課納入教學
炎平/制圖
游泳課是否該進校園?海都報發起問卷調查,400多名厝邊票選,92%的家長希望,孩子所在的學校有必要將游泳課納入教學計劃。海都記者隨機多方采訪,支持的聲音明顯居多。
目前,泉州中心市區擁有校內游泳館的中小學不多,相關人士建議,可引導孩子去可控的游泳場所學習游泳。同時,記者還為您整理的安全、急救等技術帖,有需要的厝邊,不要錯過哦。
【聲音】 多數厝邊支持游泳進課堂
豐澤區文體局副局長劉月婷:愛玩水是孩子的天性,與其不讓玩水,倒不如教會他們在水中自救的技能和樹立安全意識,引導孩子去可控的游泳場所游泳。
晉光小學黃校長:中小學開設游泳課的難度比較大,但不能就此放棄。黃校長建議,財政可每年撥一筆費用,用于為學生購買足夠的保險,規避風險,這樣學校的壓力會小一點。
昇文小學老師萬碧蓮:學生學習壓力大,學游泳時,學生一般都很放松,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好處,同時對于生長發育期五六年級學生也是很好的,能夠快速長個,所以她覺得游泳課必須進入課堂。
省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志愿服務總隊隊長魏再生:不能因為怕有人溺水,就不讓人學游泳。在臺灣一些小學,學校和社會上具有營業資質的泳池簽訂協議,由體育老師帶學生到社會泳池上課,學生安全問題則由泳池負責,可以借鑒臺灣經驗。
【他山之石】
青島:撥付專項經費
游泳是小學必修課
據青島晚報報道,去年5月6日,青島市教育局、體育局和財政局聯合下發文件,在全市小學三年級以上適宜游泳的學生中普遍開展游泳健身活動。因為絕大部分學校沒有校內游泳館,學生學游泳需要購買社會游泳館的服務,但游泳場館的設施、設備等硬件條件要符合要求,如:保證室溫、水溫達到27℃以上,水質達到國家標準等。學校要組織學生到就近的、符合資質的游泳場館參加培訓。在開展培訓前,要與游泳場館簽訂協議,明確雙方的職責,包括人員安排、設施設備的要求及安全保障措施等。
據介紹,游泳培訓工作經費由市財政按照100元/人/年標準定額補助各區(市),對象為小學三年級學生,不足部分由各區(市)負責安排。有條件的區市可安排在自有游泳館進行。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往返車費、安全保衛、體檢、保險等費用由學校在游泳專項經費或公用經費中支出。各校對撥付的學生游泳專項經費必須做到專款專用。原則上按照對每個學生學會游泳為標準經考核后撥付經費。
【技術帖】
晉江市教育局學校安全與政策法規科李科長表示,雖然晉江推出了各種舉措來防溺水,但防溺水最重要最基礎的,還是安全教育和宣傳。
為此,海都記者與晉江教育部門一起梳理了一些防溺水,以及遇到險情時的自救和急救安全常識。
防溺水“六不準”
1.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2.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3.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
4.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6.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游泳安全要點
1.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后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外出游泳,則必須有家長相陪,不可單獨游泳或與同學結伴;
4.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環境不清楚的地方游泳。這些地方的水深淺不一,而且涼,水中可能有傷人的障礙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確保此處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沒有雜草、巖石或其他障礙物。以腳先入水較為安全。
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發現有人立即呼救;
2.放松,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海都記者 楊江參 黃曉蓉 林天真 李昌乾 攝影 呂波 陳紫玄 編輯 劉榮寅 韓影 視覺 立祺 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