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回應:目前尚未發現不合格的冷凍雞鴨進入泉州市場
民以食為天。街邊餐飲店作為餐飲業的一個重要分支,近年來可謂“百花齊放”,其中就不乏名堂眾多的烤鴨店,經常是香氣充滿一條街。這些烤鴨店的生意大多不錯,單只鴨子的零售價在20元左右。
為何如此香噴噴的烤鴨會賣得這般便宜?近日有業界人士透露,此類烤鴨價格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原料大多為冰凍的“白條鴨”,其生長周期短,營養價值與市場上售賣的新鮮鴨子不可同日而語,市民“可偶爾品嘗,卻不宜多吃”。
烤熟后的鴨子
記者調查 便宜的街邊烤鴨受歡迎
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看到,泉州菜市場上目前一般有三類鴨子出售,一類是人們俗稱的“菜鴨”,一斤售價10余元,每只凈重三四斤,整只鴨子的售價在50元左右;第二類是人們俗稱的“番鴨”,每斤售價在二三十元區間,一只三四斤重的鴨子零售價近百元;第三類就是最便宜的冷凍鴨,也稱“白條鴨”,即除去鴨毛、表面角質、二節翅和鴨掌的凈膛成品鴨,整箱銷售,單只售價在10元左右。
“我一般不會去買冷凍鴨的,因為吃起來肉感較差。”昨日下午在龍宮菜市場買菜的賴阿姨說,她以前經營過食堂,這類冷凍的鴨子大多會銷售給小餐館或者烤鴨店,“一分錢一分貨呀,買的賣的都知道”。
據觀察,泉州老城區內的烤鴨店鋪較多,從新華路、西街再到中山路及百源路一帶,每條街上幾乎都有烤鴨店,有些甚至相鄰不過十幾米距離。市區新華北路的一家烤鴨店看起來很不起眼,卻已經營多年。“現在一只烤鴨賣25元,以前只賣18元。”在門口排隊等買鴨子的林先生說,這家店生意很好,有時還要拿牌號等待。
當問及鴨子是否是冷凍的“白條鴨”時,正在忙碌的小店負責人比較警惕,不愿正面回答,只回應說每只進價10多元。距離這家烤鴨店十來米距離的西街一家烤鴨店內,每只鴨子售價也是25元。記者問及其進貨渠道時,店主回答稱,他們的鴨子是從南平與三明交界的養殖基地進的,經腌制后放冷凍車里。“每只進多少錢不能告訴你們,這是商業機密。”店主稱,“我們進的當然是冷凍的,怎么可能不是冷凍的。”
位于西街的另一家也賣茶油烤鴨的烤鴨店負責人也表示,他們一只鴨子只賣20元,菜市場賣的現宰鴨子一斤就要20多元,所以他們都只進冷凍的鴨子來烤制。“進貨價格每只10元左右,加上人工等各項成本,每只也只獲利幾元錢”。
昨日接近傍晚時,龍宮菜市場里的一家烤鴨店的客人逐漸多了起來。“這家店的鴨子味道很不錯,朋友來家里喝兩杯時當下酒菜很合適。”正在購買的一名市民說,他對鴨子的來源并不太在意,“味道好就行了,沒考慮這么多”。
部門說法 “速成”雞鴨并不罕見
據了解,時下在泉州,與便宜的烤鴨一樣受市民歡迎的還有各類土雞鴨。“我們的雞鴨都是放著滿山跑的,因為純天然養殖,每只鴨子都要養到五六個月才宰殺。”向陽鄉土雞鴨飼養者黃金貴說,一窩小鴨最后能真正長大的大約只有一半,雖然每天的飼料并不昂貴,可是加上人工費用,一只真正的土鴨飼養成本就要大幾十元。
整箱出售的冰凍鴨(網圖)
“我們現在也搞網絡銷售,包郵費,一只售價168元,也就三四斤重。”他說,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于這些高價土雞土鴨的需求也增加了。不過受制于天氣、環境等因素,數量上自然無法與工業化標準化的養殖場相比,“物以稀為貴,售價自然要高了”。黃金貴說。
“相對于土雞土鴨而言,‘白條鴨’當然屬于‘速成’的。”泉州市農業局相關人士介紹,其實這類冷凍鴨并不罕見,國際上不少快餐連鎖店也使用此類冷凍肉源。此類雞鴨的生長期一般在35天左右,為了避免生病會服用家禽專用的抗生素,這都是業界長期存在的情況。不過無論是抗生素還是生長激素,國家相關部門在量上都有嚴格的控制。另外,因為抗生素及生長激素具有代謝功能,因此在宰殺前也會按要求對雞鴨進行禁藥處理。
“泉州市場上的冷凍雞鴨大多從漳州、莆田進來。”該人士進一步介紹稱,相對于新鮮雞鴨而言,此類冷凍雞鴨大多來自較具規模的養殖場,“泉州不是肉類指定口岸,目前暫時無法直接進口冷凍雞鴨食品”。
根據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口岸都會按要求對相關的藥殘進行檢測,目前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相當。“有些藥物是嚴禁使用的,有些則有量的要求,正常都會啟用風險分級管理方式來進行抽檢,食品安全關把得較嚴”。泉州食藥監部門的相關人士表示,他們會定期檢查市場上銷售的雞鴨肉來源,“超市的整體情況較好,偶爾會發現菜市場里的儲藏條件不完整等細節問題。目前尚未發現不合格的冷凍雞鴨進入泉州市場,檢查時銷售者都會按要求提供相關部門的合格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