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騎行巡站,為市民答疑解惑
一月租車95次上下班
泉州中心市區禁行超標電動車,黃先生便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騎著一輛“小黃人”去上班,這一騎,便與“小黃人”結下緣分。
學府路站、文化宮站、天后宮站,是黃先生每天騎行必經的三個租賃站點。每天早上7點多,他都要步行200米左右,到學府路站點租“小黃人”,騎行去上班。單位在刺桐北路郵電大樓附近,那里尚未建設站點,他都在文化宮站還車,再步行10分鐘左右到單位。下班后,他再次租車,去看望住在天后宮附近的母親,“老城區路窄巷子多,騎自行車比較方便”,最后再騎著“小黃人”回家。
“后來家里也買合標電動車,但我已習慣騎自行車。”黃先生說,除非下雨天或時間比較趕,他幾乎每天都騎。這個月來,他租車次數高達95次,“雖然騎車耗時間,但感覺生活慢下來”,他覺得,“小黃人”已在無形中改變他的生活方式。
與黃先生不同的是,65歲的陳朝家早在4年前,就開始選擇騎車去菜市場買菜、到公園里鍛煉、找老朋友聊天。他騎的是山地車,但這4年來,已不知道丟了多少輛車。今年2月的一天,他騎車到東湖公園鍛煉,停在門口沒幾分鐘,出來時就已不見車的蹤影,重新買車后,6月中旬去新門菜市場買菜時又丟了。丟怕了的他,一聽泉州市區公共自行車即將投用,就決定不再買車,改騎“小黃人”出門。
一個月來,陳朝家沒事時,就會花上一兩個小時,騎著“小黃人”閑逛,要停車時,可選擇就近站點還車,“小黃人”自帶的鎖車匙防盜性也強,騎行時也安心許多。陳朝家希望,剩下的300多個租賃站點,能夠盡快建設投用,讓更多人享受騎行的樂趣。
志愿者4小時巡站答疑
在泉州,有一群小伙,不愛追著豪車跑,中意的是那些每天載著市民在城市道路上奔跑的公交車。
這群“公交迷”成立泉州柒巴士公社,社長名叫林杰威。“小黃人”上街后,很快就成為他們新的心愛之物,對“小黃人”的各項特征如數家珍。
每天晚上6點多,林杰威會與社團成員林杰、陳煒賢兩人,搭乘公交車到百源路租賃站點會合,而后租車夜騎,義務當起志愿者巡站。每晚大致路線為,百源路出發,途經文化宮、南俊巷、東街、中山公園、新華路、新門街、涂門街各個站點,全程約7公里。
“我們每到一個站點都會停下來,幫不懂得使用和操作的市民,解答‘如何單次租車’和‘怎樣加入會員’等問題。”雖然才7公里,但他們平均每晚要騎行4個多小時,高峰期時要到晚上12點才回家。林杰威發現,百源路、文化宮、南俊路、中山公園這4個站點,車輛使用較多,他們逗留的時間也較長。
“晚上工作人員都下班了,恰恰這時是使用自行車的高峰期。”林杰威說,剛開始,他們也沒想到幫市民答疑解惑,一次騎行中發現很多市民還不是很懂得使用,便決定每晚騎行巡站,免費為市民演示租車流程和注意事項。
讓林杰威驚喜的是,月初從外地畢業回泉州后,發現騎行的市民多了,尤其是晚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