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閩南網9月9日訊(閩南網見習記者 梁君棟 文/圖) “這些年來,我做水泥工,有人給我錢,有人不給錢只給飯吃。到后來沒工作了,就一路走過來要飯吃。”昨日上午,泉州市惠安救助站內,67歲的柳榮改用方言說著這23年來的生活,侄子在一旁翻譯。
柳阿婆跟記者交流
柳國環等人看到的啟事
柳阿婆的隨身“家當”
從1993年至今,柳阿婆一人從廣東陽江一人流浪至福建。在泉州惠安,惠安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張東波花了兩天半的時間終于在前天早上6點多找到了她,將她載回救助站。昨日凌晨,柳阿婆的侄子一行3人來到惠安救助站,欲將阿婆接回陽江。
據了解,柳阿婆系廣東省陽江市新洲鎮石港村人,今年67歲。
1993,從家里面失蹤,柳阿婆經歷了什么?
據劉阿婆的侄子柳國環介紹,柳阿婆與其姑丈洪寬結婚后育有1兒3女,但夫妻關系并不好。姑姑告訴他,1993年的一天,丈夫洪寬不給她家里面的房子鑰匙,讓她進不了家門。后來,洪寬的姐姐雇來一輛摩托車將其帶到一個她并不知道地址的房子內,將其放在那邊,也沒有給生活費。
據柳阿婆回憶,當年搭載她的摩托車司機叫“高躍哥”,而當時她被放置的地方叫“橫抓”。后來沒錢了,也不知道怎么回家,柳阿婆就一路流浪漂泊。
23年來,柳阿婆怎么生活的?為何不回家?
踏上了漂泊路,柳阿婆幫人做過水泥工,有的給錢給飯,有的只給飯吃。再后來,就一路走過來要飯吃。
通過侄子的翻譯,柳阿婆告訴記者,一路走來,想過回家,但是柳阿婆將自己改后的名字“柳燕湖”告訴工作人員,因此,陽江方面查不到這個人,工作人員也就無法將其送回陽江。
“為什么不回家呢?”記者問,“口袋有錢,但是不認識路了,而且我這個身份回不了家的”,柳阿婆說,平時就在路邊住,下雨了就在橋底下住。歷經20多年,柳阿婆仍舊記得自己有1個兒子3個女兒。問及這20幾年過得苦嗎?柳阿婆直搖頭,“沒辦法啊”。
在與記者交流過程中,閩南網記者注意到了一個細節:突然地,柳阿婆一只手向外拍打了幾下。“如果不回家,在這里又能干嘛呢?能回就回。”柳阿婆說。
失蹤后,家人們沒有尋找嗎?
1993年的一天,柳阿婆的突然失蹤驚到了娘家人。柳國環告訴記者,當時由于不知道她是怎么失蹤的,不知是死是活,不知道從何下手。后來經過幾番尋找,沒找到就以為是已經出了意外。
昨晚,閩南網記者聯系上了柳阿婆的大女兒洪芳。洪芳告訴記者,母親失蹤后,他們就在附近找,找了好幾年沒找到,到后來就放棄了。
侄子是如何認親成功?
惠安救助工作人員張東波說,7月9日臺風夜,派出所民警接群眾報警后將其送到救助站,這是她第一被送到惠安救助站,后來她又出走了。“前天,我要將她接到救助站,她死活不肯,在我把她的身上背的‘家當’拿上車后,她才愿意上車的。”
被送到救助站后,救助站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就通過各種渠道發布啟事。后來,柳阿婆的女兒見到了啟事。“她女兒8月30日打電話給我們,告知她母親現在在福建”,柳國環說。前天,再次獲取信息的柳國環帶著弟弟和女兒一行3人在晚上12點左右趕到惠安救助站。
如何安排柳阿婆的未來?
昨日上午,柳國環已經聯系上了家鄉的工作人員,開啟相關證明證實柳阿婆和自己的關系,并發傳真至惠安救助站,然后將阿婆接回陽江。
關于柳阿婆的未來,柳國環一方面也表示無奈,“我姑姑失蹤后,前幾年姑父又娶了個老婆……”柳國環說,不管怎樣,先將柳阿婆接回去養,如果洪寬不同意撫養,那么可能訴諸法律。
昨晚9點多,阿婆的大女兒洪芳告訴閩南網記者,阿婆此時已經在回家的路途中了。洪芳說,后媽現在住在了城里面買的房子,母親安頓在農村老家,是不會有牽連、矛盾的。
目前,兒女們已經就安頓事宜和年近80歲的父親已協商好,即:把柳阿婆安頓在之前住的石港村老家。獲知母親20幾年來極其艱苦的生活,洪芳表示,會好好地照顧好母親,給她該有的經濟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