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9日訊 臺風無情,泉州有愛。17日,泉州市委、市政府迅速下發《泉州市做好臺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方案》。
這是一個充滿愛心和決心的“政策大禮包”,由1個總方案和11個部門方案組成,在明確補助對象、補助措施、補助資金等同時,還強調了政府部門在重建工作中的責任與擔當,明確了焦點工作的完成時限。
市委、市政府強調,各地要逐鎮、逐村、逐戶檢查核實,全面摸清災害損失情況,如實報災報損;以“搶險、搶修、搶通”為重點,加大力度支持受災地區的居民住房、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產業等恢復工作,保障災區基本生產生活;科學制定災后重建規劃,力促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恢復并超過災前水平。
為了保證災后重建工作順利高效推進,市委、市政府成立泉州市災后重建領導小組,市政府市長為組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成員單位由市發改委等23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市政府辦公室。
【電力】 受損后3天內供電到鄉鎮
在完成市區(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同)、石獅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恢復供電的同時,對受災嚴重的晉江南部、南安中南部等地區加大隊伍支援力度,對不具備恢復建設條件的區域,采用轉供電或臨時供電的方式,實現全面恢復供電目標。
市政府還要求,今后因災遭受嚴重損失損毀的電力基礎設施,原則上在3天內基本實現鄉鎮級別應急供電,7天內基本實現行政村級別應急供電,15天內恢復正常供電。
【通信】 3天內全市設施搶通
通信方面,按照“先搶通、后修復”“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3天內完成全市因災受損的桿路、光纜等設施搶修,完成重點鄉鎮通信站點的搶修,開通服務;1周內實現行政村級別基站通信恢復,所有受損營業網點恢復服務。
9月30日前,組織通信企業全面統計受災情況,啟動重建選址;10月15日前,組織通信企業完成受損通信設施的維修和加固,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10月31日前,組織相關單位聯合會審重建方案,形成通信業災后重建規劃,并于今年底前,完成災后網絡重建。
【交通】 年底前道路暢通到村
除特別嚴重地質災害點外,其余的高速公路水毀路段9月底前恢復災前水平;國道和省道,9月底前完成一般水毀點修復重建,11月底前基本完成重大水毀點修復整治。更多更廣更分散的農村公路,9月底前基本完成一般水毀點修復重建,11月底前基本完成重大水毀點修復重建,今年底前實現道路暢通到村。
今后,受災公路的搶修重建,時限要求將更高。原則上,高速公路一般災毀搶通時間不超過6小時,重大災毀除特殊情況外,搶通時間不超過2天,災毀路段恢復重建不超過2個月;國、省道一般災毀搶通時間不超過12小時,重大災毀搶通時間不超過3日,災毀路段恢復重建不超過5個月;通鄉、通村公路一般災毀搶通時間不超過3日,重大災害搶通時間不超過1周,災毀路段恢復重建不超過6個月。
【市政】 增購應急排水設備
市政方面,接下來及時疏通中心城區各類市政管道、清理排水格柵、修復缺失井蓋和受損排水防澇設備;同時,抓緊推進2016年市政府下達的市區內澇積水隱患點整治,力爭春節前大部分整治完成。增購應急抽排水設備,力求從根本上緩解市區內澇。
今天前完成中心城區倒伏、折干、斷枝等不同程度受損綠化樹木的加固、修剪和清理,適時組織災后綠化苗木的補植,力爭10月底前完成;對市公園管理中心管轄的8個城市公園,力爭1周內恢復正常秩序。被破壞的33座環衛垃圾轉運站與室仔前垃圾填埋場相關受損設施設備,增補相關應急防控設施建設,力爭9月底前完成。
【農房】 明年春節前搬新居
受災的重建戶(住房倒塌、危房和受地質災害威脅的農戶),要在2017年元旦前基本完成重建,春節前全面搬入新居——今后,原則上,上半年受災的在半年之內完成重建;下半年受災的在春節之前完成重建。
政府將通過財政補助、規費減免、社會幫扶、保險理賠等途徑,全方位幫扶農民重建家園。政府補助方面,除省政府明確對一般重建戶給予每戶2萬元補助、對貧困重建戶給予每戶2.5萬元補助外,市政府對一般重建戶給予每戶1萬元補助,對貧困重建戶給予每戶2萬元補助;縣級政府對一般重建戶給予每戶1萬元補助,對貧困重建戶給予每戶2萬元補助。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疊加申請。
此外,建立政府主導、農戶參保的農村住房保險制度,全倒房理賠最高標準由1萬元提高至2.5萬元;如果選擇新購買商品房,除了享受去庫存的優惠,購買首套房的,免征契稅,免收不動產登記費,免收交易手續費,購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最優惠政策。
【農業】 溫室大棚起補面積不限
市政府明確,重點扶持恢復農作物生產、畜牧業生產以及農業生產設施修復、作物病蟲害防治、動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市、縣兩級農業部門今年存量項目資金將優先安排以上受災項目。
對因災倒塌的各類溫室大棚,項目重建起補面積不限,建成未驗收的各類溫室大棚項目,因災薄膜受損,但主體結構和配套設施符合驗收條件的,應申請及時驗收,驗收合格后予以補貼。
此外,把所有農村受災重建戶列入造福工程補助范圍,按省級造福工程每人3000元和市級每人3000元的標準疊加補助建房資金,災后集中重建點在享受省級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區補助政策的同時,可以享受市級集中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補助政策。
【水利】 400萬元補助水毀設施
農田灌排工程,9月底前搶通臨時灌溉供水,爭取年底前完成修復重建;30天內完成堤防、水庫、水閘、小水電站等設施的應急搶險處置。重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救災應急臨時供水的基礎上,爭取年底前完成修復重建。防洪防潮排澇工程,1個月內完成應急加固,明年汛前完成堤防修復。水庫工程,2017年2月底前完成應急加固并發揮效益。
資金支持上,一方面,積極爭取中央及省級救災資金;另一方面,對水利設施災后重建工程爭取給予傾斜補助政策。市水利局針對“莫蘭蒂”臺風,根據災情補助農村飲水工程130萬元、冬春修水毀150萬元、農田水利120萬元。
【衛生】 成立應急救治組赴災點
在通過各地做好飲用水、傳染病監測、消毒、衛生運動等技術上,各醫療衛生機構要開通綠色通道,全力以赴救治受災傷病員,努力做好災害傷病群眾的緊急醫療救護,對病重、危重傷員要及時轉送縣級定點醫療機構或請求上級專家會診。
泉州市將成立突發事件醫療救治領導小組和應急救治工作小組,必要時分赴各受災點巡回,確保受災嚴重或偏遠地區傷病員病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控制。
此外,市衛計委組織8個督導組,由市委領導帶領市直、駐泉醫療衛生單位有關醫療與防疫專家分赴受災較重的縣(市、區),并派出4支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消殺隊伍增援受災較嚴重的縣(市、區)。
【地災】 三種情況采取搬遷安置
“莫蘭蒂”后,泉州各地發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災(險)情近百起。
接下來,各地將對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原住址不適宜再居住的或治理費用高于重建的,采取搬遷安置措施,兌現政策資金扶持;對發生小規模崩塌、滑坡,威脅人數較少的房前屋后高陡邊坡,采取簡易截排水、削坡減載、砌筑半高擋墻等措施,鼓勵受威脅群眾投工投料。由鄉鎮人民政府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勘查、編制項目建議書和治理方案,報縣級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同意后組織實施。項目竣工后,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驗收通過后,市、縣兩級財政各給予每戶5000元補助。
【漁業】 9月26日前摸清災情
市政府明確,恢復重建對象指因自然災害造成漁業養殖設施、漁船損毀、漁港設施破壞導致無法開展正常漁業生產的企業或個人。主要包括三類對象:一是山塘水庫、池塘、工廠大棚、淺海養殖因災害造成設施損毀的;二是漁港、碼頭因災害造成設施損毀的;三是養殖水產品(魚體、苗種或養殖水生物)因災害造成損失的。
方案要求,各縣(市、區)要組織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立即對受災情況進行摸底核實,分類登記造冊,明確重建戶數,蓋章確認后連同電子文檔于9月26日前上報市海洋漁業局,以此作為計劃落實和檢查驗收的依據,并由市海洋漁業局統籌災后重建。
【企業】 設立專項資金扶持
企業方面,市政府明確,對受災特別嚴重、需在原址重建或異地搬遷改造的企業,由屬地縣級政府牽頭,市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等部門配合,組織開展各項前期工作,指導企業科學選址,協助企業做好規劃、用地等審批工作,盡快開展重建;市、縣兩級國土資源、規劃、住建、環保等部門要加快審批進程,開通綠色通道,盡快辦理相關手續,并在相關規費方面給予優惠或減免。
市財政將設立工業企業救災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搶險救災物資購買、儲備和運輸等費用支出,以及對受災嚴重的重點工業企業恢復生產和重建補助支出。縣級財政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省、市做法設立相應的工業企業救災專項資金。(海都記者 徐錫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