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黃永玉曾是 泉州木偶戲鐵粉
30多年前看《火焰山》如遇故交
日前,為期一個多月的“我的文學行當——黃永玉作品匯展”泉州專場圓滿結束,全面展示了黃永玉與泉州獨特的緣分。泉州市木偶劇團珍藏的一幅30多年前黃永玉看完泉州提線木偶戲《火焰山》后的感懷書法作品,見證了黃永玉對泉州提線木偶戲的熱愛之情。
黃永玉題贈泉州市木偶劇團的書法作品《別來無恙》
“別來無恙,黃永玉時隔三十余載再次看到泉州提線木偶戲如故交老友。”泉州市木偶劇團名譽團長、藝術總監王景賢向記者展示了該團珍藏的這幅黃永玉大師佳作。“1979年10月,泉州市木偶劇團新創大型神話劇《火焰山》獲選晉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獨創的天橋高臺和融合提線、杖頭、掌中、人偶表演技藝于一體的演出,震驚藝壇,并榮獲演出一等獎。蒞臨觀賞的黃永玉大師如逢老友,如晤故交,揮毫題寫這幅書法作品,贈予泉州市木偶劇團。這是一幅有歷史、有故事、有情感溫度的作品,也是黃大師與泉州文化獨特而深厚的情感歷史的生動見證,故而彌足珍貴。”王景賢如是說。
離開泉州三十余載后,在首都觀看泉州提線木偶戲《火焰山》,黃永玉大師不禁神馳,書寫了《別來無恙》贈送泉州市木偶劇團:“余少時浪游閩海文獻名邦,得父老哺育,夢寐不忘。木偶劇,余所稔熟者。如《北夢瑣言》孫光憲云:‘頻于使者堂前弄傀儡子,軍人百姓穿宅觀看,一無禁止。’余當年即穿宅觀看之小觀眾也。一別三十余年,再觀,不禁神馳。書此留念。”(記者陳智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