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聽經”巨黿安住放生池二十余載
泉州承天寺監院上錘法師介紹,上一次清淤時,給這只黿稱過體重,當時有98斤重。至于這只黿有多少歲,那就無從查起了。據說,黿是20多年前信徒送到這里來放生的,送來時個頭已經不小了。
時常在放生池附近活動的市民介紹,這只巨黿平時很少浮出水面,晚上偶爾會發出很奇怪的叫聲。但是黿很通人性,有時候聽到寺內的師父們在誦經,它竟然會把頭探出水面,朝向正殿的方向,好像在聆聽誦經。
2015年4月,早報曾報道過承天寺放生池中發現一只老鱉被卡死在放生池的石縫中。被打撈上來的老鱉經過稱重,約30斤重。當時,很多人擔心被卡死的會不會就是“鱉王”,最后確認不是。
據介紹,放生池的清淤工作還需一段時間,待到清淤工作結束,巨黿就可以回到放生池中了。
承天寺呼吁:市民應理性放生
上錘法師介紹,最近,放生池內的水質越發渾濁,且池里的生物經常死亡,所以決定對放生池進行全面清淤。放生池水質變差有多方面原因,但市民不科學放生是主要原因。
“不少市民沒有科學放生,而是迷信放生。”上錘法師說,每天都有市民來放生池內放生,但是,市民在放生時并沒有考慮放生池的環境是否適合所放生的生物生存,就隨意將其放入池內,特別是諸如巴西龜等入侵物種,也隨便往放生池里放,實際上給整個環境帶來很大的危害。“有的連雞、鴨、兔子都送到寺里來放生。”上錘法師介紹,放生池里的魚很容易就爆滿,寺里每隔幾個月,都得請人打撈出一部分,送到外面去放生。
“雖然池邊立了相關的警示標語,但起到的效果并不大。”上錘法師希望,來寺廟的市民可以理性、科學地放生,佛教認為放生是種積德的行為,但是要正確地去理解放生,共同維護放生池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