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黿(讀音:[yuán]學名:Pelochelys),俗名“沙鱉”、“藍團魚”,是黿屬動物下三個物種中的一種,也是鱉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由于過度捕殺,已經極度瀕危,屬于世界瀕危保護動物(CITES附錄Ⅱ級)和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黿的特征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淡水龜鱉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體長為80-120厘米,體重50-100千克,最大的超過100千克。外形和常見的中華鱉很相似,渾身都是柔軟的皮膚,沒有龜類那樣的角質盾片,背、腹兩面由骨板包著,左右兩側連接起來,形成一副特別的“鎧甲”。(東南早報記者 傅恒 林加華 吳嘉曉 王柏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