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8日訊 低收入家庭石結構房屋改造,可享市(縣、區)疊加資金補助,每戶最高可補7.2萬元。昨天,海都記者從泉州市住建局獲悉,泉州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城鄉石結構房屋改造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加大了石改的資金補助、今后兩年改造重點、改造方式等。
▲資料圖
焦點1 / 加大補助 疊加使用各級各類資金和政策
想改造石頭房,可又實在沒錢怎么辦?《意見》提出,對仍居住在石結構房屋內,又確無能力實施改造的低收入群體,要加大幫扶力度。市、縣兩級石結構房屋改造專項資金要予以重點傾斜力度,疊加使用各級各類資金和政策。
低收入家庭石改補助標準
市級:每人(按戶籍登記的人口)6000元,每戶最高不超24000元
縣(市、區)級:每人12000元,每戶最高不超過48000元
屬于住房危困戶,但無法實施就地改造的,符合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的,可按規定申請購買或承租保障性住房,原房屋由縣級人民政府征收補償后拆除或封存。封存的補償標準由各縣(市、區)自行制定。
對于石改資金籌集,泉州市住建局相關人員介紹,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石結構房屋片區改造;實行貼息貸款,鼓勵銀行多向零星改造農戶發放貸款,具體細則由市石改辦,會同市財政局、金融工作局另行聯合制定;采取修繕加固、自行籌資等形式的改造項目,業主承擔的費用可申請使用物業專項維修資金、房改屋維修資金、個人公積金(住房補貼)以及公積金貸款。
焦點2 / 成片改造 規模不一樣補助標準不同
對納入成片改造或農村組織實施小片改造項目庫項目根據組織實施情況,予以安排補助資金,標準分三類。其中,市級補助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公共設施配套建設以及建筑用地退讓的補償,縣級應按不低于市級標準配套補助資金。
1
占地規模100畝以上的改造項目,市級最高補助300萬元
2
改造戶數50戶以上或面積8000平方米以上且統一組織實施的,納入農村統一組織實施小片改造項目庫,市級最高補助100萬元
3
按照規劃組織實施,且改造戶數在20戶以上或面積3000平方米以上的,納入零星改造項目庫,市級最高補助50萬元。
泉州市住建局相關人員稱,實施成片改造的,除上述補助標準,還按照泉州市委、市政府2014年出臺的《關于推進石結構房屋改造工作的意見》適用收費優惠政策。
對就地翻建項目,必須符合鎮鄉、村莊規劃和鎮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留足公共空間、道路退讓、房屋間距等,否則不予審批。建筑用地退讓的農村個人建房,在滿足于周邊建筑的日照、間距等前提下,可允許適當加層。
焦點3 / 有保護價值石結構房 收儲或以修代租
《意見》提出,瀕臨倒塌的石結構房屋和人均居住面積低于50平方米,且為“一戶一宅”的石結構房屋納入“危緊房”先行改造,其他的納入常態化管理,按城鄉規劃要求,分清緩急,分批次進行改造。
若是三級及以下的石結構房屋,且不在城鎮規劃改造區域內的,推行修繕加固模式,滿足當地抗震設防要求,并按實際修繕加固改造面積予以150元每平方米的補助,所需經費由市、縣(市、區)按1:2分攤。采用修繕加固方式進行改造的低收入群體,同時享受低收入群體石結構房屋改造專項資金補助標準。
規劃保留、具有保護價值的房屋和街區,要以修繕加固為主,盡量“修舊如舊”。對拆舊改造中的石制品及老物件要注意分類利用,對確需拆除的50年以上的石結構建筑,業主單位拆除前及時報當地住建部門。具有保護價值的傳統石結構建筑,可采取收儲、以修代租等方式加以保護。傳統石結構建筑修繕加固的補助,市級每平方補助70元,縣(市、區)級每平方補助不低于140元。
焦點4 / 中心城區零星石頭房 鼓勵修繕加固
中心城區未納入五年改造計劃,且低于三層的零星石結構房屋,鼓勵采取修繕加固方式改造。對權屬復雜的零星石結構房屋,經三分之二以上權屬人同意,即可提出修繕加固申請。
如果房屋缺失損壞嚴重而無法修繕加固的,可按規定申請翻建,手續不齊全但權屬清晰,又確屬瀕臨倒塌的危房,由危房所在街道辦事處匯總上報區石改辦,再由區石改辦組織國土、住建等相關部門,核對地形圖等基本情況后,經公示無異議且確定為唯一住房的可在原址原面積翻建。
零星分布在縣(市、區)城區、鎮規劃區內的石結構房屋,已納入近期(五年內)改造計劃或規劃為其他用地的,不予就地翻建。未納入近期(五年內)改造計劃的,符合相關規定,經批準可就地翻建。對不能就地翻建的石結構房屋,可由村集體就近調劑安排用地指標,組織異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