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期間,在市區(qū)西街來來往往的游客中,泉州首批古城講解員正式“上崗”,與鯉城區(qū)志愿者驛站的志愿者們一起為游客服務,成為古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新講古人帶著市民、游客,穿梭在市區(qū)西街的老宅舊巷,“用腳步丈量古城”,品讀泉州別樣的歷史文化韻味。
眾多的志愿者,為游客提供免費奉茶、咨詢指路、醫(yī)療救援等服務,讓古城體驗者們更是感到泉州人的熱心和溫情。
邂逅古城 新講古人帶你游西街
新講古人帶著市民、游客,穿梭在市區(qū)西街的老宅舊巷,品讀泉州別樣的歷史文化韻味。(莊麗祥 攝)
“跟著新講古人漫步古城老巷,聽他們介紹每條巷子的前塵往事,這感覺真是太棒了!”有著“西街情結(jié)”的市民小蔡,10月1日一早就和好友相約從晉江趕到西街,跟著新“上崗”的新講古人走街串巷聽故事。
來自市中心血站獻血服務科的段書琦,是首批新上崗的古城講解員之一,自小就熱衷古城文化的她,一直希望能盡己所能為宣傳家鄉(xiāng)服務。這不,當看到由市古城辦、市旅游局聯(lián)合本社東南早報發(fā)起的“愛泉州古城、品文化底蘊”主題活動后,第一時間報名加入古城講解員隊伍,“之前就對西街的歷史有所了解,這次系統(tǒng)培訓,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西街,也更加熱衷于本土文化的推廣。”
“別看這小小一堵蚵殼厝的外墻,卻聚集著泉州人千年的向海之心。”艷陽高照,段書琦身著藍色志愿者馬甲,領著各地游客自如地穿行在西街的老宅舊巷,娓娓道著每條巷子的歷史故事,“我很榮幸加入新講古人的大家庭,向一群和我一樣熱愛古城的前輩學習,讓更多人了解泉州,愛上泉州”。
據(jù)悉,國慶期間,另外20名新講古人也將陸續(xù)亮相。服務時間為10月1日至8日,每天9:00、10:00、15:00、16:00各一場,每場接待游客30人。線路包括西街、開元寺、臺魁巷、裴巷、井亭巷、古榕巷、舊館驛等等。
免費奉茶 志愿者溫情滿滿
“這是用我們?nèi)莸牟栾炁莸牟瑁瑏恚纫槐饨饪省?rdquo;昨天下午三點左右,西街上游人如織,與火熱的天氣一樣,西街肅清門的鯉城區(qū)志愿者驛站前同樣火熱。來自泉州微公益協(xié)會的志愿者們,在驛站前將免費茶水一杯杯擺放好,方便路過的游客取用。
陳懷如和徐春明是昨天下午負責提供奉茶服務的志愿者,平常他們都在市區(qū)上班。他們告訴記者,由于預計國慶長假期間來泉游客將大大增加,鯉城區(qū)志愿者驛站幾天前發(fā)布了招募志愿者的通知,他們都紛紛報名參與。國慶期間,驛站里都固定有4—5名的志愿者輪流值班,除了提供免費奉茶,還有咨詢指引、醫(yī)療救助、旅游介紹等服務。“西街很早以前就有奉茶的傳統(tǒng),舊館驛巷口延續(xù)20多年的免費奉茶攤、大大小小的奉茶點,都是泉州人樂善好施的象征。”陳懷如說,志愿者們將這樣的好傳統(tǒng)延續(xù)下去,不僅能讓游客們了解這一傳統(tǒng),還能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我們既是外地游客,又是泉州志愿者。”華僑大學旅游學院大三學生七錦麗和楊婉青分別來自山東和廣西,他們在負責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等服務的同時,也想利用此次長假進一步體驗古城。楊婉青說,與她去過的其他地方不同,今年泉州很多旅游景區(qū)都增加了志愿者,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細致,讓人覺得很貼心。“很多同學在這種氛圍中,都主動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了。”
□泉州晚報記者 林書修 顏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