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泉州市區西街川流不息的游客中多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全國各地來泉參加海藝節聯動項目——“海歸嘉年華”活動的留聯組織負責人,在泉州留聯的邀請下,大家相約海藝節,暢游古城,體驗泉州文化。一行50多人分為若干小組,在導游的講解下,走進裴巷、古榕巷等,一邊尋覓古城的歷史印記,一邊品嘗著泉州的傳統小吃,大家深深被泉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打動,紛紛用鏡頭留下紀念。
各地“海歸”穿梭古巷尋找古城的歷史印記
鳳凰衛視文化娛樂演藝公司總裁朱纓是第三次來泉州,“前兩次是去府文廟和洛陽橋,每次給我的都是震撼,這次也不例外。”在參觀完1915藝術空間后,她表示,自己在海外留學19年,回國后一直在探尋讓不同文化交匯碰撞,讓年輕人更好地吸收中華優秀文化,“泉州有一位本土藝術家吳達新為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他的作品很好地將中西方文化藝術交融在一起。”
“非常美,體現了閩南人的智慧。”來自三明留聯的劉紀峰是三明學院土木建筑專業的老師,他對泉州的閩南建筑,特別是古厝宗祠的建筑風格連連稱贊。對于泉州正在實施的古城保護,他建議,要將古建筑的生活功能結合在一起,“有人住的古厝才有人文氣息,才有它經久不衰的活力。”此外,劉紀峰對泉州的傳統小吃——滿煎糕和信杯餅贊不絕口。
剛剛加入晉江留聯的尤婷婷目前在香港從事理財工作,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個月都會回泉州,只要一有空就會來古城逛逛,“香港生活偏向快節奏,有空來到泉州西街吃下家鄉小吃,體驗古城慢生活,會讓我心情舒暢很多。”(記者王樹帆 通訊員李大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