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個‘很好看’形容都不為過。因為這是‘來自尼羅河畔的問候’”。市民陳先生昨晚激動地說,看過埃及胡利亞藝術團的表演很難忘,“雖然沒有字幕翻譯故事劇情,但藝術感染力很足,演出既詼諧幽默,又不失端莊大氣”。
當晚,在源和1916鋼結構藝術大廳,遠道而來的埃及演員們展現了約90分鐘的充滿異國風情的民間歌舞表演。第一幕表現亞歷山大青年追求女孩的場景,第二幕展示亞歷山大地區婚禮的傳統習俗,第三幕展示當地女孩的民俗歌舞,最后再用獨舞表現兩個男孩追求一個亞歷山大女孩的故事。
在熱鬧歡騰的歌舞表演中,看得見早期埃及人民之間的友好親密關系,也看得見亞歷山大港人的生活場景,這些場景也許早已進入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記憶中!整場表演,演員下來互動3次,泉州市民歡笑著,將熱烈的掌聲送給遠道而來的賓客。表演結束后,全場觀眾自發起立,為演員們鼓掌致謝。
據介紹,此次埃及近20人的表演陣容,在中東歐國家藝術團中算是最龐大的。該舞團以亞歷山大為中心,舞蹈形式主要來源于亞歷山大民俗環境,其舞蹈代表了埃及不同的區域,受到埃及民眾的廣泛喜愛。
“這個埃及藝術團不一般,他們正是來自埃及亞歷山大港!”泉州市文廣新局的伙伴提示我們,亞歷山大港泉州人一定不會陌生,那是一個被旅行家馬可·波羅盛贊為和刺桐港齊名的大港。為此,海都記者昨日還專訪了該樂團團長南斯爾丁。
“泉州人很可愛,我喜歡泉州的海鮮”
——埃及胡利亞藝術團團長南斯爾丁
記者:馬可·波羅到中國少則半年,多則一年甚至更久。現在從埃及到中國飛機要多少時間?
南斯爾丁:10個小時吧,確實是很方便了。
記者:請介紹一下帶來泉州演出的節目。
南斯爾丁:是埃及民間傳統舞蹈,講述住在亞歷山大港的人民的故事。專門為泉州人準備的節目,排練了兩個月之久。
記者:您是亞歷山大人嗎,能否介紹你們的城市?
南斯爾丁:是的,我出生在亞歷山大。那里的人也和泉州人一樣,為古老的城市感到自豪。古代的亞歷山大港和泉州這座城市的感覺很像。也有很多宗教的遺存,古老的港口還在。
記者:還沒來得及逛逛泉州,談談對泉州的印象。
南斯爾丁:13日開始才有空到處走走,預計在泉州呆10天。泉州人很可愛,也喜歡泉州的文化。亞歷山大港漁業發達,和泉州一樣。我發現海鮮種類也很像,我喜歡泉州的海鮮!(海都記者 吳月芳 柳小玲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