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刺桐城有多美,上街走走看看就知道。紅的三角梅,粉的櫻花木棉,紫的洋紫荊……街頭巷尾,常常可見妖嬈怒放的花朵。在泉州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市園林管理局近年來的精心布局下,市區許多道路呈現長達幾公里的規?;ê?,遠遠望去,猶如一幅美麗的繡滿鮮花的絲綢畫將人們引向前方。
紅花風鈴木
一路一花 多條道路呈現花海效果
在市區田安路,洋紫荊一路怒放,將兩側的人行道裝扮得如同童話世界。走在人行道上,暗香浮動,風吹過,花瓣散落一地,難怪有網友形容“分分鐘走紅地毯的感覺”。
在田安路與湖心街交叉處的綠化島上,兩棵花樹在濃密的綠蔭中尤為醒目,吸引了來自四川的小姑娘張琴等行人的駐足。這兩株樹名為紅花風鈴木,花開得熱烈,樹枝上滿是粉嘟嘟、一簇簇的花朵,每一簇都是幾十朵喇叭狀的小花緊挨而成。離它們不遠處,幾棵高達四五層樓的櫻花木棉也迎風盛開,花朵有粉色、白色的,將街頭扮成多彩世界。
洋紫荊
一路一花,這樣的美景出現在市區許多道路上。記者從泉州動車站經南北大道到江濱北路,連綿幾公里的道路中央綠化帶,都是半樹半花的櫻花木棉。與紅花紫荊相比,櫻花木棉樹干筆直、少刺,更顯高大。雖此時花期已接近尾聲,但依然滿樹繽紛。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成片的櫻花木棉燦若云霞,美不勝收。
在東海大街中分帶,成片種植的櫻花木棉也已絢麗綻放。市園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年初,櫻花木棉和香樟、白蘭花、南洋楹、秋楓、臺灣欒木一起被推薦為我市的基調樹種,其中,櫻花木棉和白蘭花、臺灣欒木為開花樹種。結合去年實施的中心城區綠化提升工程,櫻花木棉被我市廣泛種植在進出城通道,營造了熱烈的迎賓氛圍。
櫻花木棉
四季有景 街邊綠地鮮花不斷
為營造“四季有景、層次豐富”的綠化景觀效果,一些開花的灌木、草花被我市園林部門廣泛運用。
屬常綠攀緣狀灌木的三角梅,就被我市大量種植,在市民不經意的地方兀自綻放著。在東海立交橋、后渚立交橋、溫陵路人行天橋上,在安吉路旁、泉秀東街真武廟旁、市疾控中心旁的綠地上,在泉秀街臨近消防支隊的街頭公園里,在山線綠道精品示范段兩旁……生命力旺盛的三角梅或星星點點,或挨挨擠擠,絕不吝嗇地澎湃開放,讓人由衷感嘆生命的美好。
在豐海路市中院至法坊路段的北側,有近1公里長的綠地被種上波斯菊草花,待到春天來臨時,這里將變成成片花海。而在東海立交橋和后渚立交橋下,成片播種的波斯菊也已萌芽,將在春節期間呈現花海景觀。
讓人期待的是,新年3月,安吉路、山海路的中央綠化帶上,規模點綴種植的宮粉紫荊盛開的景色。宮粉紫荊盛開時,滿樹皆花,葉子反而是點綴,屆時,走在這些道路上,沿途景觀將美不勝收。(記者 陳淑華 林勁峰 通訊員 吳清渠 文/圖)
白色紫荊花
代表委員聲音
人大代表點贊城市“花容”,建議——
從施工、養護環節 進一步規范
“近年來,城市綠化景觀日新月異,不僅扮靚了城市,其營造出的城市空間也大大豐富了市民休閑生活。”身為園林部門一員,市人大代表傅佩霞對城市“花容”變化感到欣喜。
如何讓鮮花更加嬌艷,她建議從施工、養護管理等環節加強規范。如施工環節,要進一步規范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注重土壤質量把關,全面更換種植土和客土改造,嚴格執行施工規范,嚴把苗木質量。同時注重塑造泉州綠化特色,合理推廣我市獲推薦的綠化基調樹種,體現泉州綠化特色。在養護環節,建議加大精細化養護管理力度,進一步完善有關綠地養護的技術規程,使養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督促各綠地養管部門管好所屬綠地。同時,要適當增加養護資金投入,提高綠化養護費用標準,加大對破壞、損壞綠化行為的巡查處罰力度,實現園林綠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陳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