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研究中心和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主辦的“中國目連戲展演”暨“中國目連戲的保護與傳承”研討會在京舉辦。據悉,這是我國首次舉行目連戲展演,泉州提線木偶戲《四將開臺》率先上陣,拉開了展演的序幕。
展演吸引了全國各地8個非遺保護傳承單位精選出的12個經典折戲,充分展示了中國目連戲基本風貌。目連戲是隨著宋元時期中國古典戲曲走向成熟而形成的重要藝術經典劇目,至明代鄭之珍編寫《目連救母勸善戲文》而臻于興盛。長期以來,目連戲被視作“村劇”“大戲”,廣泛盛演于長江流域南北各地,緊密依附節慶民俗,并且在17世紀進入宮廷,成為中國人慎終追遠、趨吉避害的重要演劇現象。目連戲也被稱作“戲祖”“戲娘”,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獨樹一幟的文化樣本。
此次活動吸引了中央文史館館員、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田青和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研究員等專家參與。與會專家表示,目連戲從經文、變文、戲文,歷經數百年而成為眾多古老戲曲劇種表演藝術、音樂唱腔的集大成之作,是當之無愧的“百戲之祖”和“戲娘”。(記者陳智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