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人去樓空 200多名老人如夢初醒》追蹤 市民反映,家中老人每天癡迷參加神秘活動——
免費領取小額贈品 花大價錢買保健品
2018年12月19日,泉州晚報以《眼看人去樓空 200多名老人如夢初醒》為題,報道了200多名老人被以推廣保健品從中獲得宣傳獎勵金為餌入套一年多,少則損失數萬元,多則數十萬元。報道引起了讀者的廣泛關注。
“家里的老人可能正沉迷于類似的圈套中,你們快來看看。”近日,有讀者看到報道后致電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老人每天早早出門前往神秘的場所,回來時不是帶油就是提米,還偷偷藏了一堆保健品,子女勸不了也攔不住。老人沉迷的神秘場所里到底隱藏著什么?記者進行了暗訪。
幾名老人參加完活動離開
參加活動的老人提著一桶油離開
子女 說是去買菜 其實是去參加“活動”
“連續幾個月了,婆婆隔三岔五就帶桶油回來,一開始沒在意,后來才感覺不對勁。”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婆婆跟她說,是商家做活動,看著便宜就多買點,有些大米還是贈送的。后來,她無意間看到婆婆房間里多了好幾袋保健品,就告訴了丈夫,懷疑婆婆是陷入保健品推銷騙局了,如果不及時制止,后果不堪設想。
她的丈夫王先生也引起了重視,有一次看到老人早早出門,便騎著車跟在后面,后來看到她進入了一個神秘的場所里,“里面很多老人,圍坐在一起唱歌聊天也沒干嗎,幾個年輕人對他們很熱情。”
王先生幾次勸說老母親不要買那些保健品,反而被說“不孝”。老人沉迷其中,他們攔也攔不住,只能盡量不多給老人錢,但后來發現老母親又去找幾個女兒要了錢。
王先生看了泉州晚報報道,深知很多保健品營銷專門盯著老年人,希望泉州晚報進行曝光。
探訪 場所很隱蔽 每天都有老人“聯歡”
根據王先生的反映,昨日一大早他的母親又去參加活動了。8時40分,天空下著雨,記者找到位于泉州市區東街二郎巷的這處神秘場所。該場所位于三樓,入口在小巷里,沒有特別的指示牌和宣傳語。三樓門口的兩扇玻璃門關著,上面貼著某跆拳道會館的招牌,一度讓記者以為走錯地方。
“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好在,里面傳來陣陣響亮的音樂,讓記者覺得有些異樣。果然,過了一會,幾位老人從里屋走到客廳。記者試著推門,發現被鎖住了,有老人看到后說這里年輕人進不來。
老人究竟在里面做什么?記者聯系到住在附近的一位熱心女士,她對這里的情況挺熟悉的。該女士說,這個場所經營了差不多一年時間,除了節假日,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幾十位老人趕來這里參加活動。所謂的活動,其實就是組織老人在里面唱歌、做操,還有喊口號。有一次說到場的都可以領雞蛋,那天來了上百位老人,她也去了。一位年輕的小女孩在現場主持,對到場老人都很親切,一開始就讓老人玩起小孩子玩的“擊鼓傳花”,誰拿到花就有禮品拿。禮品發得差不多后,小女孩開始講養生課,后來直接推銷起營養保健品了。
隨后,該女士幫忙進去一探究竟。她告訴記者,由于雨天,里面只有20幾位老人。
老人 領了點禮品 也花了幾千元買保健品
9時40分,場所里的活動結束,記者看到老人陸續走出,有幾人手里還提著一桶油和一小袋大米。記者試圖跟幾位老人交流,但問到樓上在做什么活動時,老人們都選擇不回答,徑直走開。
離開時,記者看到一位阿婆手里提著大米過馬路,便跟上前幫忙攔住過往車輛,趁機和她邊走邊聊了起來。據阿婆講述,她每天早上都要出來買菜,到9點半回家做飯前有不少時間,所以就經常上去參加活動消磨時間。每天分上午和下午兩場活動,每次到場參加活動就能領到一張禮品券。
“3張券可以領一袋米,8張券可以領一桶油,還經常有其他禮品拿。”說到這,阿婆有些興奮。
“只發禮品嗎?”
“還賣保健品。到現在賣了6種營養保健品了,具體價格都是老板定的。”阿婆說,她買的不多,不過也花了幾千元。眼看就要到家樓下,阿婆謹慎起來,徑直走開了。(記者 張曉明 文/圖)